是不是真的成了亲家,总之项羽死后,项伯还改姓了刘,同姓不婚,大概不会结亲罢。何况刘邦似乎一生只有一个女儿,后来听娄敬的,要搞匈奴和亲,还在为是否把鲁元公主送去犯愁。如果他女儿有多,肯定就不在乎。至于儿子,似乎也没听说谁娶了项伯的女儿。大概也就是说说而已。刘邦又说:“我入关以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户口簿都封存起来了,就等交给项将军。至于派遣人守卫函谷关,不是为了阻挡项将军,而是怕其他的鸡鸣狗盗和秦国余孽破坏革命的大好形势。我可是日夜翘首盼望项将军进关啊,怎么会反叛呢,希望您能为我在项将军面前说说情。”
项伯被刘邦打动了,一口答应:“但是,你最好明天一早来我侄儿军营中谢罪。”
刘邦说:“好。”
项伯离开后,刘邦苦恼道:“叫我去项羽军中,万一他当场把我杀了咋办?”
张良说:“项伯一定会阻止项羽这么做的,主要还是不去没办法,为了取得舆论的支持,必须冒险去。而且我听说项羽这个人虽然残暴,但非常爱面子,讲旧情。你要是服软,他一般不杀;尤其你跟他还是拜把子的兄弟,他念旧,也不会杀,一则他自己情感上过不去,对熟悉的普通士兵,他还流泪嘘寒问暖呢。二则怕人家笑话他杀结拜兄弟。”
刘邦说:“这么说,我的性命就完全掌握在项羽的性格弱点之上。”
张良说:“当然,人的成功和失败主要看性格,一切悲剧都是性格悲剧,项羽其实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具有无可置疑的典型悲剧性格。他必定会自己打败自己。”
刘邦说:“没想到你心理学和文学概论也这么强?”
张良谦虚地说:“哈哈,不敢不敢,略懂,只是略懂。”
第二天一早,刘邦告别了霸上大军,带着张良、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几个人跨上了自己的骏马,营中将士洒泪相送。多年之后,大汉作家协会主席写了一篇这样的报告文学,记述了刘邦临去时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高皇帝勒住骏马,回头挥了挥马鞭,毅然前行。他的这个动作,给全体在场的人,以极其深刻的印象。它像是表达了一种思维的过程,作出了断然的决定;像是集中了所有在场的人,以及不在场的所有革命的干部、战士和群众的心情,而用这个动作表达出来。这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性的动作,概括了当那个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到来的时候,领袖,同志,战友,以及广大革命群众之间,无间的亲密,无比的决心,无上的英勇。表现了高皇帝的伟大性格。当抗秦战争胜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