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在身边,不能早暴露自己的歹意,寒了他们的心,于是改口道:“然后封英布为淮南王。你们看如何。”
张良点头:“就是这个主意。”
接下来要选定出使九江国的人选,这人选不能马虎,口才要特别好,否则事情不但办不成,反而使得英布与项羽团结一心,自己就完蛋了。刘邦向西退到虞县(今河南虞城北),还是没想好派谁去,心烦意躁,大骂身边的人:“你们这些废物,没有一个能担当大事。”一个谒者(贴身长随)叫随何的不服气,应道:“大王,你什么意思。”刘邦说:“没什么意思,我只恨没人替我出使淮南,见九江王英布,劝说他派兵背叛项羽,只要能把项羽牵制住几个月不来打我,这天下就一定是我的。”随何道:“这个容易,派我去。”
也不知道刘邦有没有对随何进行考试,反正最后是让他带着二十个随从走了。随何说:“路途遥远,走到那恐怕也不易,别太着急,反正事情我一定会办成,办不成我不来见你。”刘邦道:“放屁,你必须给老子紧走慢赶,要是等老子被项羽搞定了,你办成那件事又有什么用?”
那边随何一走,这边刘邦也没闲着。他很快跑到荥阳去了,各地的败兵闻声都跑来相会,尤其让刘邦惊喜的是,萧何送了几百个车皮的新兵前来报到,都是刚从关中征发而来的,而且老的老,小的小,基本上都是老弱病残。按照秦朝的法律,满了16岁(或说15岁)才“傅籍”(登记为成年),可以征发去赴徭役和兵役;超过60岁,就有资格养老,不赴徭役和兵役。可是兵荒马乱的,打了四年仗,又被项羽坑杀了20万,关中地区符合征发标准的炮灰太少了,而刘邦在前线又损失了巨量炮灰,不补充不行啊。
虽然尽是老弱病残,但看上去毕竟黑压压的,还有些威势。再说冷兵器时代,人海战术还是管用的,至少可以消耗对方的箭矢啊,或者碰到沟堑战车不好走的时候,可以用来填沟壑啊。再不济也可以用来迷惑敌人,或运运粮草什么的。所以刘邦比较兴奋。
但在彭城大胜的楚兵并没有罢休,而是一路尾追而来,尤其是一支精锐骑兵,兵蜂直指荥阳,准备在荥阳、京(今河南荥阳南)、索(京县北,荥阳南)一带将刘邦一举歼灭。
刘邦站在荥阳城楼上,目睹大批楚骑兵蜂向自己的阵地涌来,赶忙问部下:“谁擅长骑射?帮我统领骑兵?”
众人纷纷推荐:“李必、骆甲。”
第50章 荥阳进入相持阶段
应该说,要比骑兵,刘邦是占据了很大优势的。因为他占据了关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