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共产共妾,就连当初项羽也没对自己这么好啊。这倒也是,项羽肯定不会对他这么好,因为贵族讲究等级爵位,拥有什么爵位享受什么待遇,女人更不会随随便便和人共享,否则那叫淫乱,《春秋》会谴责的,而刘邦不同,市井流氓拉拢小兄弟的重要手段就是给你吃一样好的,穿一样好的,用一样好的,玩一样好的,显得大家手足情深,不分彼此。但他们不明白,一旦建立了政权,没有外在威胁,这些都是会收回的,而且收得相当彻底。相反像项羽那样按规则来,虽然貌似陈旧,但还较有保障。讲规则,永远比没有规则好。
英布当即大喜过望,这个泥腿子,也就这点出息。他快活地玩了一晚上,累得筋疲力尽,第二天刘邦派的使者来了,问:“九江王昨晚睡得怎么样?还习惯罢?”
这句提问简直是及时雨,英布太想表达了,他一个骨碌从床上翻起,叠声说:“习惯,太习惯了,习惯得简直不能再习惯!我现在就想给汉王交心,要我老布干什么?只要我皱一下眉头,都不是人生父母养的。”
使者说:“汉王说,不急,大王好好在这玩,玩够了再参加革命工作。”英布一手指天,一手抚心,说:“革命也可以边玩边干,我要求立刻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工作中去,不然对不起人民群众对我的信任啊!”
他马上派人去九江召集忠于自己的部属,虽然被楚兵打得七零八散,竟然还是招到了几千人,至于他的妻子儿女,都被项羽派项伯捉去,按照军法杀了个精光。但这些英布可能不在乎,因为他和随何逃走的时候,并没有带上他们。别跟说什么目标太大,他带不了,我就不信多带三五个人,在楚兵的雷达荧屏上体积就会成倍数地增加。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妻子儿女,对于我们生活在文明社会的每一个普通人来说,那都是生命的全部,可是对王侯将相们来说,却不值一提。
对刘邦来说,拉拢了英布带来了巨大现实利益。首先,英布在九江抗楚几个月,拖住了楚国一部分兵力,使楚国不能集中力量击汉。第二,英布原本是项羽的心腹,现在被刘邦拉拢,从舆论上,打垮了项羽,显得似乎项羽已经众叛亲离。第三,英布熟谙项羽的战术(后来刘邦欲解决英布时,看见英布排兵布阵颇似项羽,还心情非常厌恶,因为他确实被项羽的作战方式打怕了),对项羽的战力有一定的遏制。第四,九江毕竟被英布经营了这么多年,积攒了一定的情义。将来反攻时,英布可以凭借这个去内部策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