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藩台衙门和湖属八帮间的事。和管燮光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一桩大事了却,三个人的心情也随即放松下来,话题也开始转向:“优人老弟,最近可有佳作?”
管燮光苦笑摇头:“不瞒两位大人,为漕运一事,卑职忙得焦头烂额,诗咏之事,不着久矣。”
“老夫近日偶得一律,想借优人兄大才斧正。还望不吝赐教啊!”
“哪里,哪里!抚台大人偶得之句,正是诗者本色!”这样的花花轿子不抬何待,管燮光满脸带笑,他说:“只凭抚台大人一句话,未见其诗,其中风貌亦可以想见了。”
傅绳勋为管燮光搔到痒处,得意的大笑起来。
他的诗是这样做的:依稀廿载忆雍乾,犹是开元全盛年;海宇承平娱且暮,京华冠盖粹英贤。
这首诗实在算不得什么佳作,管燮光心中给了三个字的评语:“七字唱!”当然,这只是心里的说话,表面上自然还是要很是夸赞一番。
成绩惨淡,全靠读者帮衬。看书的同时不要忘记投票啊!
第12节 词臣风采
紫禁城养心殿中,年轻的皇帝端坐宝座,听穆彰阿启奏:“……据傅绳勋启奏,应缴纳的二十七万八千八百九十六两二钱银子已经于昨日运抵部库,有户部司官点齐入库。”
“浙江海运的情况呢?他们那里作为试行之省,漕粮入仓的情况如何?”
“回皇上话。”穆彰阿也很是兴奋,声音放大了一点,他说:“陆建瀛在江宁设立海运总局,他亲自雇好专门运载关东豆麦的沙船一千艘,名为“三不象”的海船几十艘,分两次运米五十万石到天津,结果获得极大的成功,省时省费,米质受损极微。而承运的船商,运漕而北,回程运豆,大异以往漕船南下回空,海船北上回空之状,现在平白多一笔收入,真正是皆大欢喜。”
“嗯,他这一次做得不错。军机处和内阁商议一下,看看给他一个什么奖赏?”
“回皇上,陆建瀛在折子中说,此乃我皇天恩浩荡,庙谟独运之成,他身为臣下,不敢以勤劳王事邀功自矜。”
“话不是这样说的。朕的决断,臣下的辛劳,不可同日而语。”皇帝不以为然的摇摇头,说道:“该给奖励的,不论是朕还是朝廷大员,地方督抚,都要照实颁给。万万不能有‘有功归于上,有过诿于下’的情况发生。”
“圣明无过于皇上!”
“还有,给陆建瀛和杨殿邦的旨意发下去没有?怎么他们两个还没有到京吗?”
“臣想,两江任上事物繁多,陆建瀛也许料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