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达官走避胡。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得同驰驱。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不敢长语临交衢,且为王孙立斯须。
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锐今何愚。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花门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
经过半月的跋涉,太上皇李隆基的銮驾终于抵达了帝都长安。
从明德门入长安,行走在朱雀大街上,李隆基不由的唏嘘慨叹了起来。
此时长安城已经被官军收复了一月,一切似乎又恢复了战前的样子。
曾经被战火摧毁的房舍复又重建了起来,并辅以更优良的木材;曾经被鲜血染红的坊墙被再次粉刷一新,宣示着大唐的新生。一切都昭示着叛『乱』即将被平定,大唐中兴在望,但李隆基却总觉的这之中少了些什么。
是什么,这之中究竟缺少了什么?
是人心啊!
李隆基顺着萧索的街道望过去,只见来往的百姓皆是瑟缩着身子,竭力使自己走到快一些。他们的面颊上再也看不到当初那灿烂的笑容,再也看不到那份从骨子里透『射』而出的自信。
现在的长安城百姓,拖着一张木然的面孔,刻意的将自己包裹了起来,生怕受到旁人的觊觎。
他们是受伤受的太深了啊!
李隆基苦笑着摇了摇头,长叹一声。
他早就听说官军收复长安时曾经向回鹘人借兵,而回鹘人出兵的条件很简单那就是城破之后土地归大唐,而钱帛女人悉数归回鹘所有。据说长安城破后,回鹘人疯狂的在城中劫掠了三日,这三日的所作所为甚至比叛军还残暴。
怪不得长安城中变得这么冷清,怪不得百姓的面上没有了一丝一毫的荣光。
李隆基不忍再看下去,朝马车外侍候的高力士摆了摆手,示意加快行进
太上皇的马车停在了大明宫丹凤门前,前来相迎的是个他老人家从没见过的将领。
很显然,这短短的几年内,新皇已经将禁军从里里外外清洗了一遍,这之中该是再没有李隆基能够认识的人了。
“太上皇,陛下遣派我接您入宫!”那禁军将领冲李隆基拱了拱手,恭声道
ps:其实一直想细细剖析李隆基当时的心境,现在终于有了机会。其实我觉得人还是经历的多了才有震撼感吧。
第五十四章 天问(六)
李隆基听完那禁军将领一番话后后微微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