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木疙瘩不开窍,我便捉刀替他押题做文章,这三年什么都不必做,只让他背出你手上这二十八篇制艺,和五十首诗词。”
因为乡试三年一次,方以三年为约。
“那后来您可是押中了?不对啊,既然押中了,我怎么可能会比您还写得好。让刘俞仁落了个第二名。”章年卿百思不得其解。
“你说的没错,去年的解元原本是刘俞仁。可你也不必妄自菲薄,你的文章做得并不差,灵气逼人又与时俱进。我究竟还是老了,太多观点迂腐,又错了三年时事要闻。当年的主考官在这两篇文章里抉择不下,便来找了我,希望我能给点意见。是我点了你。”
章年卿目瞪口呆:“真,真的吗。”他没想到当年是这么凶险。
“我只是给了个意见,具体抉择,还是当年的主考同其他人商议的结果。你放心,你的学问是毋庸置疑的。”
半晌平复才了心情,章年卿又问:“那幼……俏姐……呃。,冯姑娘怎么会被牵扯进去的呢。”
第9章
提及冯俏,孔明江语气蓦然谨慎起来,斟酌良久,才道:“这还得从你泰山突然被点任东阁大学士说起。承辉起复的突然,一道圣旨接的莫名其妙。正当我们一头雾水时,刘宗光找过来,提出让俏姐儿和刘俞仁定亲。”
章年卿问:“他们是怕你将代笔捉刀之事说出去吗?”
孔明江摇摇头:“说出去我也难逃其咎。他们自然知道我是不会说的,只是想在这件事上加一道保险。”不知想到什么,他忽然嘘长叹短的,“刘俞仁年方十八,长了阿俏整整九岁。我们不急嫁,他们却等着娶。我怎么肯让我的俏姐儿受这样的委屈。”
后面的话孔明江没好意思说,刘俞仁自然不会为冯俏守贞,届时冯俏嫁过去,别说姨娘妾室,便是妾生子的儿子都不知道多大了。孔明江自然看不上他。
章年卿在这片静默中不言不语,他一想到冯俏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许配给他的,便胸口闷疼。如果他当初没得了解元……
孔明江看了看他的神色,道:“你不必如此。我告诉你这些,并不是让你与他较风。”
章年卿脱口而出:“不知道冯先生原想给阿俏许配的是何许人?”
孔明江愣了一下,朗声大笑,没想到他在意的居然是这个。
“你见过。便是今日刘府席上那位黄如水,黄公子。”
章年卿眼睛一瞪,“他只比刘俞仁小一岁,两人差了什么。”
“差了辈分。黄如水是刘俞仁的小舅舅,黄家门风素来清正。遵守男子四十无子方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