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年卿洗脑迷惑,成为他的肱骨之臣。可惜的是,章年卿折在内宅了。儿女情长,优柔寡断。生生将个英雄折成狗熊,章年卿没有胆魄。什么决定都是在一个稳妥安全的屏障下。
小齐王早就怀疑章年卿在和河南勾结,可是苦无证据。直到杨久安忽然插手虎贲军的检查。
至时今日,小齐王已经不想猜测章年卿的子女是否还在京城。但作为和章年卿二十多年的兄弟杨久安,必然能看出章年卿某种不同寻常的异常。
这个异常,也许就是章年卿和河南通信的关键。
皇天不负苦心人,杨久安果然发现了章年卿的秘密。
在这个关键时刻得先机者得天下,小齐王在消息尚未散出时,立即进宫求旨,让他带着章年卿去河南,劝降陶金海。将功折罪!
开泰帝惊喜又惊吓的看着自己长子,与有荣焉之情顿升,心情复杂道:“你倒是给自己求了道护身符。”小齐王老老实实道:“儿臣怕死。”
开泰帝没说什么,只道:“章年卿你不能带走。届时出事,你的兵力保不住两个人。河南你还得孤身一人去,不必言及其他。只告诉陶金海,停止进兵西北,释兵进京听后发落。另让京郊大营包围保定。勿必在三日之内,揪出逆贼谢睿。”
章年卿此时也已经被重兵押解进宫,冯俏坐着杨久安的轿子,两眼含泪,恨恨的瞪着杨久安。两人相顾无言,冯俏泪如雨下,哭湿了绣摆也无济于事。思及到此,倒也不哭了。
轿子在长公主府外停下,杨久安带着冯俏拜见长公主。冯俏没跪,直挺挺的站在中堂,眼圈微红。长公主也没生气,“罢了。我知道琨儿这个好人做了也白做。你且放心,你是冯大学士女儿,孔家外孙女。不过是嫁错郎入错行,你的小命总归保的下。”
冯俏仍是不言语,分明是年已三十的妇人,却像个十七八岁的花骨朵般艳丽。长公主不以为忤,问杨久安:“章年卿的一双儿女也押走了?”
杨久安沉默了会,嘶哑道:“他们不在京城。”
长公主目光诧异,随即点点头,道:“你下去吧,我有几句话想对冯姑娘说。”
“娘!”杨久安嘴唇蠕动,似是哀求。
长公主轻笑道:“你放心,我不会为难她。几曾何时,她也是宫里的长客。我也喜欢的紧呢。”
杨久安询问道:“小嫂子?”
冯俏怨恨又迷茫的看着他,一边恨不得将他啖血吃肉,一边又恨不起他。两种矛盾的心情没有任何冲突的交斥在心里。恨是真,恨不起来也是真。想杀了他是真,想哭也是真。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