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头沉吟了少许,随即才神色犹豫的说道:“老夫也不知道殿下是从何处听来这两人的名声,不过这两人老夫倒还真的知道一个人现在的下落!”
“啊……,居然真有这两人?”刘辩悚然一惊,随即连忙向卢植问道:“卢侍中,不知道你听说的是那个人?难道是贾文和?”
“不是。贾文和是谁老夫确实没有听说过!”卢植淡然的摇了摇头,随即轻笑着对刘辩说道:“老夫所说的,是被时人评为有王佐之才的荀彧荀文若。他现在就在朝廷任职,现任为皇帝陛下掌管笔墨纸砚的守宫令一职!”
“守宫令?些许微末小吏,真是浪费了文若的王佐之才了!”刘辩黯然的轻叹一声,心中不由的感叹何进与灵帝等人的识人之能。
刘辩说罢,心中不由的暗暗感叹,虽然能够在卢植处听及到荀彧的下落很是欣喜,但从刘辩的内心深处来说,还是比较喜欢贾诩。也对贾诩谋己、谋人。谋天下的才能暗暗佩服不已。不过刘辩在后世所读的资料之中,也对贾诩的为人有所了解,其人生性内敛,如果不是出于形势的话,恐怕以贾诩的心性,怕是一生都将隐藏起来。
不过,对于能够从卢植空中听到荀彧的下落,刘辩还是有着深深的惊喜的。这可是荀彧啊。曹操手下五大谋主之首,他自己名重天下,影响了一大批智谋之士为曹操效力,在识别人才上,荀彧显示出高出群侪的眼光,举荐了包括荀攸、郭嘉、程昱、钟繇、司马懿在内的智囊,这个班底几乎囊括了曹操早期最重要的谋士。同时,荀彧赖以服人的,还有自己风高节亮的道德风范。他为人谦和,折节下士,居高不傲,一心为公。著名谋士钟繇,对荀彧就佩服得五体投地,称他为颜渊再生,所谓";能备九德,不贰其过,唯荀彧然";。司马懿更不避美言地认为:";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
正因为如此,刘辩在听及卢植谈及到荀彧之时,才会连皇家仪态都不再顾及,焦急的向卢植询问起荀彧的下落来。
第四十三章 颍川
“殿下,请注意你的仪态!”卢植不满的微哼一声,随即紧紧的皱起了眉头,心中暗自疑惑。虽然荀彧年少之时就已经在天下闯荡了显赫的名声,更有王佐之才的美誉,但其人现在才刚过弱冠,那里能够有非常惊人的才能。能够值得刘辩如此的惊讶失态。
“确实如此,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现在朝廷内外被十常侍所把持,如荀彧这般不喜拍马奉承之人都很难得到重用。所以虽然荀彧有着王佐之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