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是内阁次相,再往上唯有一个人而已。
通常而言,作为次相,只要将首相熬走,就能一步踏上那个位置了。但颜锦泉却很清楚,自己没有那个命。他是给王霄作配的人,有王霄压着,没有他出头之日。但一日王霄去职,他也就该给新人让路了。
让给别人,不如让给自己人。
师徒关系亲密,在做官上也是一样的。别看皇帝看重陈渊,但只要他颜锦泉在位一日,陈渊这个六部侍郎就到头了。就算李定宸再看重,也不会顶着满朝的反对声提拔他。
所以看出陈渊前途远大,颜锦泉就决定主动退一步。
但对陈渊来说,先得到了恩师那样的提示,又惊闻这个消息,两种冲击合为一处,让他油然生出几分惶恐来。
第95章 无愧我心
进入天泰十二年,还有一件对朝廷而言,算是非常重要的事。
正月初八日,便是李定宸这位君王二十岁的生辰。
虽然他早在登基时就已经加冠,但人人都知道那是权宜之计。如今年满二十,就真正是个成年人了。所以尽管不用再行冠礼,朝堂上还是准备了一系列的庆贺仪式。
而这些仪式结束之后,所有人都不能再将御座上的天子当成少年帝王来看待了。
这种变化非常微妙,但李定宸却敏锐的察觉到了。很多原本在朝堂上保持中立,像是在观望的臣子,都倒向了他这一边。
这是大势所趋,也在预料之中,所以对于他们的举动,李定宸并没有多少欣喜之意。因为这一切,都是他自己努力得来的。但他也没有因为他们之前的观望就觉得有什么问题。
身为皇帝,就不会有不能用的人。靠近他的,远着他的,各有各的用处。
不过,还没等所有人仔细品味这种变化,朝堂上就接连出现了几次震动。
先是礼部尚书贺宁告老。
这位老大人已经七十多岁,这两年来除了大朝会还会出席之外,礼部的事情大都已经交给了下面的人,致仕的奏折也不知上了多少次,但李定宸一直压着没有批复,还特意指派了一个太医过去照料他的日常起居。
但他这个年纪,留到现在,也已经是极限了。总不能让人老死在任上,非是朝廷优待老臣的规矩。
所以去年冬天,贺老大人病了一次,从那时起朝堂上就已经在做他卸任的准备了。
果然,在贺宁再次上折子之后,皇帝没有再让内侍去送挽留的圣旨,而是自己召见了贺宁一次,然后准了他告老的奏折。
之后宫中不断往外颁发恩旨。先命内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