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如此,这看起来泼天大的案子,也就不会真的有多大了。
第一个出首弹劾王霄的是余敏程,不畏强权的名声非他莫属,留给大理寺的,不过是些琐碎的工作罢了,其中种种分寸拿捏,着实令人愁白了头发。
这还不算,最让赵靖无法招架的是,他那原本没几个人登门的府邸,这几日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常。
都是为此案来的。
有人要给王霄说情,有人却是想趁此机会将王霄置于死地。
来的人倒是都不空手,送上的也都是厚礼,但这礼物收着却是烧手啊!
赵靖在朝中沉浮多年,为人自然也十分灵醒。上回想要插手农事部的事,是因为农事部一旦独立,户部就相当于被切分出去了一部分,身为户部主官,自是不能允许这种情况在自己的任期内出现,否则估计要被后来人唾骂的。
如今他虽然失了圣眷,但在士林之中的名声却不错,都得益于这一争。
而且陛下就算不喜,也只能让他转任大理寺,而不是罢职贬官。
但王霄的案子却不一样。
所以赵靖思来想去,只能将自己这几日收到的礼单都袖了,往太平宫去。路上虽然遇到了不少人,但看他愁眉苦脸的样子,都知道是为了什么事,倒也无人动问。
李定宸接过内侍转呈上来的礼单,翻看了两眼,没有不由微微一挑,将之递给了越罗,“朕倒不知道,朕的臣子们家底竟是如此殷实,随便送出去的礼物,这手笔可比朕还大啊!”
就是他赏赐下面的官员,也通常都是一些金银财帛和内造的玩物。说起来是难得的东西,但真正论起价值来,却并不高。像这种动辄送上几百上千两银子的手笔,的确是没有过。
越罗笑着道,“那是因为王相值钱。”她弹了弹手中的单子,“就说陛下已经将想法展露无疑,为何还会横生枝节,让那王桂枝跳出来伸冤,却原来是有人不愿见王相全身而退啊!”
如果只是余敏程告的那些罪名,王霄干脆一认,李定宸以优抚老臣的做派,虽然不能让她继续留在中书,但保留身上的各种虚衔,回乡荣养还是可以做到的。
对曾经权倾朝野的阁老来说,这几乎是不敢想的结局了。
所以王霄本人能够接受这个结果,而李定宸也没有非要抓着他过去的事不放的意思,皆大欢喜。若是当真成了,说不得千百载以降,所有的真相淹没在历史之中,他们还能在后人的揣测之中成为一对相得的君臣。
但很显然,有人并不希望王霄能如此体面的从这个位置上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