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根本不需要再任命职能重复的官员。
何况圣旨里也写明了,要他查访的不是各地官员如何理政、百姓是否安居,而是风土民情山川地理,这就更与权势扯不上边了。
一时间,御史台中的官员都不知道是否该开口道贺。
有与余敏程亲近的,已经拉着内侍打听起来。但能在御前当差的内侍们久经训练,自然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到底也没被他们探问出来,皇帝究竟为什么要下这么一道圣旨。
倒是问出了一点别的,“陛下有交代,事关重大,请俞大人即刻出京,不必陛辞了。”
这下御史台的官员们脸上的表情就变了。原本这道圣旨还是祸福难料,加上这句话,那就是祸非福了。按照惯例,出京的官员,若是品级很高或者身负重任,离京前皇帝必然要召见一番,面授机宜。这种见都不见就把人打发出去的做法,显然就是不待见他。
于是各人收起了热络,客套几句,便都纷纷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继续忙碌了。
余敏程倒还算镇定,领了旨意,谢了圣恩,便准备回家去收拾行李了。几位平日与他来往频繁,关系亲近的同僚跟了出来,纷纷出言询问,“此事俞兄心中可有章程了?”
“无非是圣命而已,照做便是,能有什么章程?”余敏程笑道。
“这好端端的降下旨意,难道俞兄也不知道是为何?”又有人问。
余敏程一笑摇头,“若是知晓,我也就不会接到这旨意了。”
众人只得叹息一番,因为皇帝要求他即刻出京,其他人又要当值,不能相送,只好在此辞别了。余敏程出了宫门,骑上马回家,心里对这件事,其实是有几分猜测的。
是他第一个上折子弹劾王霄,最终成功将人拉下马来。不管这件事究竟有多少内情,皇帝恐怕都不会看他很顺眼,想把人打发出去,也是有的。倒是采风使这个官职,很有意思。
如果皇帝只是想眼不见心不烦,那么直接将他外放即可。既然没有这么做,采风使这个官职,就必然还有别的玄机。
只要弄明白这一点,自己未必不能再回京城。可惜到底还是恶了皇帝,没有陛见时面授机宜,许多事就只有自己揣摩着做,却是要多费几分精神。
他一路琢磨着回了家,收拾好行装,便直接打马出城去了。
李定宸在宫中收到他已经出京的消息时,已经快到晚膳的时间。他这会儿难得空闲,便将小女儿抱在怀中,考问大儿子的功课。听得内侍回报,只淡淡一哼,“还算识时务。”
越罗在一旁笑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