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要办成李定宸交代的事,一二年内,估计是不能从安南回来了。虽然还是大秦的臣子,但估计真要在安南做一段时间的官。
李定宸虽然看中了安南的土地,但也不是不由分说就要派兵去夺的意思。本来是打算派遣使臣,两国修好之后再从长计议,但如今有赵参谋作为中间人,安南王对他如此信任,要办成这件事倒是容易得多。
所以他很快提笔在奏折后写下批语,又另外手书了一封旨意,一并发还给赵浩,要求他推动安南国接受农事部的人入驻。
大秦以上国的名义出人出粮种出种植方法,帮助安南国开垦土地,种植各种粮食作物,增产增收,这是求都求不来的好事。安南王黎泰存听赵浩一说,便立刻点头应承。
“若当真能种出更多粮食,使我安南百姓人人都可饱腹,便是天大的恩情了。”他将文武官员召集过来宣布此事时,不由感慨,“此乃上国皇帝陛下的恩典,我等岂可不念?”
但安南国中也不是人人都如他这般傻白甜,虽然依附于阮氏的人都被抓起来了,但留下来的这些人中,也颇有明见之人。
他们又没有被吓破了胆子只知道依附大秦,立刻就有人出列质疑此事,“人人都可饱腹,便是大秦也无法做到吧?真有这么好的事,必定敝帚自珍,岂会这么好心,要来帮扶我国?我王莫被他人蒙蔽才是。”
有一个人开口,其他人自是纷纷附和。言语之间,暗示大秦军队还在国中,军饷军备一应都是他们安南国支持,而今又要引进大秦的种植方式,只怕长此以往,安南国不存,会变成大秦的一部分。
这种阴谋论还挺有市场的,立刻引得不少人心生怀疑。
赵浩被他们气笑了,“诸位请放心,大秦军队还留在此间,不过是因为大王才刚刚回宫,担心再生事端罢了。若是大王首肯,士兵们也想赶着回去过中秋呢!”
这话他是咬着牙说的,因为皇帝能放心召回军队,是因为他一个人就取代了一支军队的坐拥,牢牢的楔在安南国中。能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接受这件事,自然比用军队威胁得来要好。
所以其他人都赶着回去过中秋,但他接下来几年的中秋,怕是都必须要在此过了。
但咬牙归咬牙,赵浩对朝廷却是没有半分怨言的。战争刚刚结束,其他人的功劳都还在议论之中,但他却已经挂上了“安南清吏司”的名头。虽然安南如今并非大秦的领土,但凭借着安南王的信任,他的职权却非常大。
而且皇帝许诺,若能将安南的事情办好,将来他回朝时,一个户部侍郎是跑不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