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往往赈济不及。
然而今年,这一点旱情,却几乎并未给朝堂带来太大的影响。
这两年各地粮仓储备充足,就是百姓们自己家里存的粮不够,常平仓也可以平价供应粮食。而只要粮价不涨,人心自然就是稳的。下面稳定了,朝堂上自是不慌不忙。
相较于国内的状况,反倒是草原上的灾情,更令皇帝和朝臣们关注。
这场大旱几乎波及了整个北方地区,草原上自然也是不例外。那里水资源本来就少,很难推广种植,只能发展畜牧业。而为了放牧,更是要春夏秋冬按照季节不同,逐水草而居,生活同样艰难。
而干旱给他们带来的影响,也无疑是致命的。牧草干枯,牲畜没有食水就会大批大批的死亡,而炎热的季节,这种大批量的死亡又容易引起疫症……
而根据多年的经验,草原上的日子过不下去,唯一的应对方式就是南下劫掠。
见李定宸对着各地送来的奏折沉吟良久,似乎是对某些事情迟疑不下,越罗不由问,“陛下在想什么?”
“朕在想,究竟怎样才算是个好皇帝。”李定宸合上奏折,朝她笑道。
越罗与他是在窗下对桌而坐,闻言不满的放下手中的笔,问,“陛下这是在搪塞我吗?”
李定宸脸上撑出来的笑意渐渐敛去,他靠在椅背上叹气,“只是朕也还没有想好。”顿了顿,又道,“若朕说预备将西北两处贸易点撤去,阿罗是否会认为朕铁石心肠?”
西北两处贸易点,正是大秦跟草原异族交易之处。大秦从草原购入皮毛、药材等,而出售给他们的,除了茶叶丝绸瓷器之类的奢侈品之外,还有至关重要的粮食。如今草原正在遭灾,一旦贸易关闭,就是在逼他们走上绝路。
李定宸早就想打仗了,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时机。如今撤去贸易点,让草原异族走投无路,南下劫掠,朝廷便可名正言顺派兵征讨。
这一套,听起来很像是只顾自己的功业,将百姓完全置之度外的暴君的想法。
李定宸之所以会迟疑,大概也是因为这个。
人言可畏,他不怕世人不能理解,却怕连自己身边的人也这么想。
越罗抬头看了他一会儿,又转头朝窗外看去。
因为安全考虑,宫殿附近不允许种植高大的乔木,以免有心人借此隐蔽,所以从窗口往外看,视野非常开阔,中庭一览无余。但庭院里虽然没有植树,夏日的蝉噪声却半分不少,也不知是从什么地方传来的,听得人心下躁动。
知政殿四角放着巨大的冰鉴,里面堆着小山般的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