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留着无用,叫各个部落自己拿牛羊马匹来换。已经被秦军占领的土地,自然都归于大秦,丈量之后重新设立新的边境线,同样留出一段缓冲带。至于粮食交易的价格,以后的边贸互市等等,也在颜弘的考虑之中。
等商议完毕,厚厚一摞条款书送到李定宸案前,他忍不住将之展示给首相杜卓华看,两人赞叹了一回年轻人的冲劲,又不免怀念了一番王霄。李定宸便也顺势下旨,恢复了王霄身上虚衔,叫他在老家荣养,又赏赐了不少财物。
距离王霄去职至今三年时间,他从未对朝堂施加过影响,李定宸自然也不会让他一直以一介白身住在乡间。只不过一直没有合适的契机罢了,如今颜弘出了政绩,自然是顺势而为。
而这种赏赐,显然比给颜弘加官进爵更让他高兴,面圣时一再表示要为陛下、为朝廷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李定宸没要他肝脑涂地,只是把人留在了西北,要他将条款上的那些内容一一落实。等事情做完之后再回京。而他自己,则也是时候班师回朝了。
御驾亲征的梦想完成,虽然没有亲自领军上战场,李定宸也算是过了个瘾。中途还看到了不少北地的风土民情,也算是让他对自己治理之下的这片土地又有了更多的了解。
等兴奋之情散去,作为皇帝的责任尽了,新鲜感也消耗得差不多时,李定宸便开始想家了。
尤其是在有了新的想法,迫切的想要跟皇后分享,转过头却发现身旁根本没人时,这种落差最大。就算是再好看的风景,再令人兴奋的功绩,少了与之分享的那个人,似乎也就不那么令人激动了。
所以仗一打完,李定宸就已经着人安排回京的事。
他还嫌弃大军走得慢——毕竟步兵的行军速度和骑兵截然不同——索性把这些人给留在后面慢慢走,自己则领着刚刚组成没多久的轻骑兵先走。
这个计划遭到了朝臣们的反对。
因为只带骑兵,就意味着銮舆也要留在后面,而文官们所乘车马,必然也是如此。
皇帝自己身体强健,弓马娴熟,跟骑兵一起赶路不觉得有什么。很多朝臣却是养尊处优,虽然也不是不会骑马,但要像是行军一样赶路,那是不可能的。
若是叫皇帝把他们给留在后面,那成什么样子了?估计等回了京城,皇帝固然会被御史弹劾一个“轻浮、不成体统”,他们自己却恐怕连头顶上的乌纱都保不住了。
但是皇帝会怕吗?反正从他登基开始,专门写来骂他的奏折几乎每天都有,而且其中出现得最频繁的罪名就是轻浮任性。不痛不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