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朗谷地唯有东方有一道峡长谷地与外界相连,谷中有南北两个村落各有三千兵马把守。
付欣手下只有五百士兵,远不是朝廷的对手。
谭笑天给付欣献的第一计叫“络民”。是派人去两个村落煽动百姓一起响应起义。
谭笑天更是身先士卒,主动请缨去当说客。
谭笑天去的是南面的村落,一进村口,他便遇到了一位要出存的村民。于是笑嘻嘻的凑上前去道:“跟我参加付欣的军队吧,分给你土地!”
那村民朝谭笑天笑了笑,转身对村口大石头叫道:“听见没!”
谭笑天斜眼一瞧,村口大石头的背阴处,竟坐着一个老头,谭笑天一开始没有注意。
那老头点了点头,不紧不慢地拿起腰中的小锣,“咣咣”地敲了起来。
锣声一响,村民手持镰刀斧头从四面八方窜涌而出。谭笑天大叫一声拔腿就跑,一口气跑出四五里地,才见追兵退去。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谭笑天教付欣要“擒贼先擒王”。付欣依言攻打谷中政要所在的谷北村,后果可想而知,付欣惨遭敌人两面夹击,损兵折将,是落荒而逃。
付欣的军队一路逃到山谷东侧的山谷口。谭笑天望了望四周地形不觉破涕而笑道:“咱们何不将计就计!”
付欣凑过来问道:“怎么个将计就计法?”
谭笑天摇头晃脑道:“这里是邺朗与外界唯一的通道,我们索性守住这里。敌人无论是运输粮草,还是派出商队,都要经过这里。只要我们守住,敌人势必急急来攻。我们这就关门打狗、瓮中捉鳖、守株待兔、以逸待劳!”
谭笑天说得天花乱坠,付欣也乐得合不拢嘴。
不曾想连等了几个月也不见敌人有所动静。本来嘛,谷中有三千精壮兵马,付欣这里只有不到三百的残兵败将,怎么能造成什么紧迫感。
谭笑天吸取了几次的教训,派人到谷地北方一处经常发大水的小村落,召集兵马。因为这次许给了村民们治水减税,村民纷纷支持付欣。
谭笑天再次献计,在山中设下埋伏,派一路兵马将敌人引入埋伏圈。
敌人有了前几次的胜利,全然不把付欣的兵马放在眼里,全力追杀。一时大意竟中了埋伏,折兵大半。
得胜而归的谭笑天,没有就此罢手,而是选了一帮老弱残兵再次到谷北村挑衅。敌人中了一次计,这一次格外的谨慎,无论谭笑天如何叫骂都不应战。
他们怎能料到付欣早带了兵马偷袭谷南村。孤立无援的谷南村,已如寒风中摇曳的树叶,很快便被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