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延和帝虽有重用傅凛的迹象,但衡量傅凛这四面楚歌的处境,若众人施压到底,延和帝与左相多半也只能丢车保帅。
守旧势力这算盘打得噼啪响,却万万没料到傅凛才是那几人中最拿捏不动的那个。
****
延和帝显然早料到会有这么一出,下达对傅凛任命的隔日,又追加圣谕一条,恩准少府铸冶署司空傅凛半年内不必上朝,只管专心进行手头上的事。
随后,新上任的沅城水师主帅郑悦命人快马加鞭送回去年那场海战的复盘战报,随复盘战报一道被送回京的,还有郑悦亲笔手书、沅城水师全体将士落印的万言陈情一份。
那份万言陈情中详述了去年海战前期,沅城水师在遭遇对方威力巨大、行动灵活的舰载火炮攻击时,一度被其火力压制到几无还击之力;待沅城水师将沅城城楼上的红衣铜炮搬上战舰,却又遭遇“红衣铜炮与战舰不匹配,导致开炮后舰体被震出裂缝”的危机。
彼时沅城水师甚至已做好了全员殉国的准备,千钧一发之际,是考工令赵通派人将傅凛的“黄豆减震法”的示例详图送到沅城,才彻底扭转了战局。
郑悦武将出身,那万言陈情谈不上什么文采,并无夸张的溢美的华丽修饰,只胜在言辞恳切,字里行间对傅凛的赞扬与推崇毫无遮掩,再加之有沅城水师全体将士数万人落印,对傅凛的声援之意可谓坚决又磊落,掷地有声。
就着郑悦命人送回的这封万言陈情,左相赵玠为首的一干大小官员与守旧势力展开了朝堂论辩。
赵玠以激昂雄辩充分论证了傅凛于国有功后,新任皇城司卫戍副统领傅淳挺身而出,声称自己早前于临州府递交的藏书楼院营造蓝图及机关图主要得益于傅凛指点,以此佐证其在营造、铸冶上的术业之专攻、精准。
原本守旧势力是所攻击的点是“对傅凛的任命不合官员任用规程”,可在赵玠等人的主导下,这件事的重点就这样一步步被框进了“傅凛是否有资格、有能力担当少府铸冶署司空一职”这个范围里。
前有沅城水师全体声援,后有左相、皇城司卫戍副统领背书,对方被打个措手不及,一时间谁也没有勇气言之凿凿地彻底否定傅凛的能力,都怕左相那边还有后手等着打脸。
最后,延和帝以表面中立的姿态,提议待傅凛的新式火炮成品出炉后,三公九卿及世家重臣见证试炮,以审视、定夺他的才能是否适任。
这场论战从三月廿三持续到四月初五,各方势力粉墨登场,最后在延和帝的和稀泥中暂时落幕。
从头到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