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脑子一时想不开,怒触不周山!
此时天界异变,崩离在即,各族顾不得往日仇怨,纷纷下界,偏偏那可怕的波动太厉害,天界、人间的通道就要关闭,无不各施神通,全力轰炸,好像跟共工配合似的,只听轰天巨响,只见天河倒卷,矗立大荒亿万载的撑天之柱不周山倒了!
山体崩塌,天柱折断,从此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烈火始于地壳,起而不灭,洪水袭卷荒原,汪洋不息。更可怕的是天外天的罡风煞气从天而降,众仙难以抵挡还是小事,更大的后患暂且不表。
一时间,大荒之内,无论是人是鬼是巫是妖,俱是苦不堪言,生灵涂炭,十不存一!
天界大罗天,中有一宫,名曰紫霄,帝俊、伏羲、女娲并坐。
女娲玉颜清冷,举止却优雅无俦,哪有半分被软禁的样儿。不过此时面有悲色,似在怜悯众生苦难。
帝俊叹道:“这场浩劫毕竟还是发生了,可见天意难违!”
伏羲慨然道:“你我演算天机,料到天地合该有此一劫,但做了诸多防范,不想竟是避无可避。那鲲鹏如何能取走我的东皇钟,着实古怪。”
帝俊道:“可惜此刻我等尚未混元成圣,不能重开地水风火,不然改天易地,换个世界,倒也轻松。这鲲鹏可恶,要不要给他个教训?”
伏羲道:“不必。那人尚有场大造化,鲲鹏恰是他的有缘之人。二人因果纠缠,须他们亲自了结。”
帝俊点头,看向女娲道:“现在说不得要劳烦女娲道友炼石补天,拯救苍生了。”
女娲道:“善。我为地母,理当如此。”
当下炼五色石为浆,补上天缺;又斩四灵圣兽中北方玄武,取其四足将倒塌的半天支撑;铸天地洪炉,收纳肆虐人间的水火。
劫数消磨,天下重归太平,大荒万民齐颂女娲功德,同时悲伤灾难无情,昔日的修真盛世一去不返。此时劫后余生的众生还不知道,真正的劫难才刚刚开始。
凌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踏上大荒的。
这回他径往不周山走去,但在那里除了见到被封印在山壑中永世不得翻身的共工外,一无所获,原来天界人间的通道随着不周山的倒塌,再也无法开启。
凌风寻思,既然女娲能下界,就说明必然还有通天之法。捉了几个仙人,严加审训,方知天庭正在重建之中,那天界又非单纯地存于大荒之上,故外人决难上得天去。暂无良策,苦恼之下,只得先会旧友,先后见了广成子、祝融、神农,可是怎也找不到倾心于他的“月神”常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