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者亦复去家数万里,杳无音信,父母妻子只能于梦寐见之。言者伤心,闻者下泪”,对流寓海外的侨工、侨商,他关注的情怀跃然纸上,与之相适应的是他积极采取对策,一方面严厉打击拐骗活动,建议清政府禁止外人在沿海各地设招工局(俗名“猪仔馆”),要求地方督抚同官绅按照条约,妥拟杜弊章程,严禁诱骗华工出国。另一方面,他也认识到土地和人口矛盾日益尖锐,中国人向海外移民已形成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对已出洋之华民,只能采取措施,予以保护。鉴于海外华人虽倍受压迫,却投诉无门的状况,丁日昌提出了在通商口岸设立“新闻纸馆”,“外出商人出面,而密派妥员总司其事,……中国人而被外国人欺凌者,皆可写入新闻纸,布告各国,咸使闻知,使归曲于彼。”动员社会舆论,披露华侨疾苦。
丁日昌的护侨思想可以说是19世纪下半叶海外华侨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反映,华侨社会自身经济力量的壮大以及向祖国请求保护的呼声,渐渐引起了清政府朝野内外有识之土的重视。他们开始呼吁朝廷,联络保护华侨、利用侨资振兴国家,丁日昌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清政府对海外华侨的政策,开始由放任自流转变为保护和管理。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丁日昌作为中国设领护侨的先行者,可以说起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四百七十三章守礼怀恩
丁日昌的这个不情之请让林义哲明白过来,丁日昌之所以如此心系海外华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自己对此有着切肤之痛!
象这种拐走中国女童的事,丁日昌所讲述的,其实在中国是广泛存在的!
远的不说,象那一次发生在日本横滨港的“玛耶西”号事件,虽然在日本政府的帮助下,中国方面解救了全部被拐华工,但仍然有一名小女孩被船长偷偷带走,最后下落不明(小女孩因可在上自由走动,且脸色红润,未见受虐待,日本官员没有带她下船,结果船长逃离日本时偷偷将她带走了)。
如今在自己的努力下,中国海军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那么海外护侨行动,也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了!
自己在“请兴海军护海商经略大洋折”(简称“筹海折”或“拓海折”)里已经说明了保护海外侨民的重要性,接下来,是该促使朝廷开展进一步行动的时候了!
林义哲和丁日昌又谈了一会儿,正欲告辞,丁日昌却突然想起一件事来,命人取来了一份电报。
“此是广东张抚台给我发来的电报,并要我转咨鲲宇,速速回复。”丁日昌道,“此是昨儿个的事,我正要派人送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