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意料之外的宋朔半路遇上西突厥五万援兵不得不利用天赋杀敌,最后还一箭射杀达头可汗,一战成名天下知,凭此封侯,从此势如破竹,一路扶摇直上。
然宋朔是个闷罐子遇上李昭就紧张的话都不会说,李昭又是个不解风情或许压根不在意风月的,竟是这么多年都没进展,令宋胪这个兄长好笑之余又替弟弟担心。
他颇为看好这一对,一般人扛不住李昭,宋朔这样的最好!
“六娘怎么来了?”欣喜之后,宋朔眉头皱得更紧。
宋胪一耸肩,这个动作他做起来非常赏心悦目,“我怎么知道,去问问她就知道了,应该到营地门口了。”说音未落,一阵风吹过,宋胪就只能看到宋朔的后脑勺了。
“哦哦,年轻人啊!”高龄二十四,大了没两岁的宋胪感慨着抬起长腿跟上去。
李昭并非第一次进军营,只是这样枕兵待戈的军营是第一次进,不过眼下也没功夫细看。
大步流星赶来的宋朔,见了李昭的身影,反而情怯起来,步子有一瞬间的踟蹰。被后来一步的宋胪推了一把,挪揄,“走啊!”
“六娘!”宋胪扬声。
李昭循声望过来,就见此次征东大军的主将和副将一前一后走来,前者身躯凛凛,相貌堂堂,后者风骨俊茂,瑰姿俊伟。
世人对宋朔的评价多是天生神力,精于骑射,当敌勇绝,常为士卒先,每每有万夫难敌之威风,故将士不畏死,大军所向摧陷。
宋胪则是长于谋计,深有算略,临敌制变,动无遗策,世之奇士。
细细一琢磨就知道哪个评价更高。
对此李昭只想呵呵他们一脸,一军主帅若是只懂得埋头苦冲还能一路高歌凯旋,难道碰到的敌人都是傻瓜不成,败在他手上的名将可不少。战事瞬息万变,宋胪也不会与他形影不离,宋朔少不得要因地制宜,临敌变策。
奈何握着笔杆子的是一群不懂战术甚至没上过战场的文人,更喜欢宋胪那张俊脸,尤其是他那谈笑间敌军灰飞烟灭的潇洒。
眼下北齐老一辈武将以守城为主,开疆扩土多为青壮派,像这两位二十出头就统领大军,她爹还是挺有魄力的,事实也证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李昭走神的空档,宋朔和宋胪已经到她跟前,惯例是宋胪开口,笑问,“你怎么来了?齐嵘说你有事和我们商量。”
宋朔一双眼仔细看着李昭,张了张嘴没出声。
李昭一点头,“军帐细谈。”
宋胪见她神色肃穆,收了玩笑之心,“走!”
进了主账,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