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材,这个时代可没有有机化学。
李安生只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过往所学都堆积在他的脑海,让他每分每秒都在想着如何在当下变为现实,造福垦殖园。
以后不管到哪里,这些经验都能推广,如今正是积累的好时机。
丁小黑跟铁远都跟着他忙着农事,学了不少东西,俨然也是半吊子的农业砖家叫兽了。
晚上三人便办起了扫盲班,除了教孩子们读书认字,还为一些垦殖园的得力人手扫盲。
当然也义务为韦明同培养一批能认识草药模样以及能写能认能读各种草药名字的妇女与孩子。
李安生甚至编了本农业教材,当做认字扫盲的教材用,希望能够培养一批忠诚于垦殖园的农技好手来。
日子是苦了点,但只要到了收获的季节,往后就什么都不用愁。
土豆本来就是高产粮食,如今在他手上,收获的时候产量必定吓人,这个时代的农业就是如此落后。
有了土豆打底,李安生便有底气大胆的进行筹备,为制糖坊等计划中的产业做准备。
说到底,眼下的一切还是为制糖坊等产业准备的,如果发展顺利,甚至可以办机械化大工厂。
这个时代工业还不发达,就连世界霸主大英帝国也是靠着棉纱与粮食等主打产品掠夺资本。
对于农业来说,没有其他生产领域与科学技术领域的突飞猛进,是不可能得到大幅跨越的。
李安生也打算着以农业促进工业,在局部实现农业技术垄断,掠夺暴利,走一条不一样的工业化道路。
东北大农业需要机械化,李安生的计划就是依靠对这个时代落后农业的领先技术,来掠夺足够的资本,进一步靠着机械化现代化大农业刺激工业,刺激科学技术领域的进步。
后世的开发北大荒,20年开垦了不下三千万亩良田,这是什么概念啊,意味着养活全中国的人是不简单的,李安生任重而道远。
除了保证粮食生产,李安生的脑子里每时每刻都在想着如何从农业生产中得到原始资本,然后壮大自己的实力。
这个时代中国是个严重的入超国,各种洋商品倾销严重,从刘竣那里得知,近两年清政府进口的大宗货物总额超过3万万海关两,棉纱棉布与鸦片、粮食、糖占了绝大部分,而这些都与农业有关。
其中糖就有一千多万海关两,中国目前还没有能力在自产糖上与洋糖抗衡,李安生想着现在就介入制糖产业,即便洋人靠着机械与技术、工艺、关税等能拥有成本优势,他也有办法通过甜菜产量占得上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