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军。
1914年8月4日午夜,伦敦向所有的自治领发出了电报,宣布了英帝国向德意志帝国宣战的事,澳大利亚立刻做出了坚决的反应,当即对同盟国宣战。
当库克总理在墨尔本办公室召集报界代表宣布:“我已收到帝国政府发来的如下电文:同德国的战争已经爆发。”
这个时候,澳大利亚举国上下一致表示,同意给母国和其他盟邦以无条件援助。出乎意料的是,一贯持反英立场的澳籍爱尔兰人也表示支持英国对德战争。
出兵德属殖民地,自然也是为母国做贡献,这是个极为便宜的事情,没想到却给文莱共和国抢走。
无奈之下,费舍政府立即着手解决参战问题,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把国家从和平转向战争,使国家生活战争化。这对澳大利亚来说,这完完全全是新的问题,无任何经验可借。自1788年以来,澳大利亚从未发生过战争,一直处于和平时期,加之澳洲大陆远离政治中心,孤悬于南半球,四面皆茫茫大海,突然战争到来,而又要使国内生活战争化,确是一大难题。
在这一点上头,澳大利亚甚至做的还不如文莱共和国,文莱自从与澳大利亚同一天向德国宣战后,就迅速的开始了国家军事化管理,出台了大量的战时体制,整个国家机器运转了起来,并没有丝毫的混乱。
澳大利亚与文莱共和国在研讨之后,决定效仿文莱共和国,在对德宣战后两个月,便派出第一批远征军去欧洲,约2万人的兵力。
莱共和国虽然在之后攻占了德属殖民地,并且分兵驻扎,甚至还秘密的跟日本在塞班岛干了一仗,但仍然承诺有效,依然会派遣两万人的兵力,并且将海军交给英国海军部指挥。
毕竟文莱共和国也不能太过冷漠,对于名义上的母国还是要贡献一份力量,起码表面上要跟澳大利亚一样卖力。澳大利亚政府将其战舰连同海军士兵2万人交由英国海军调用,提出的口号是“拯救帝国,保卫澳大利亚”。
第一批远征军全系志愿入伍。,澳大利亚政府在参战后号召人民自愿报名入伍,报名十分踊跃、积极,很快达到数万人,与此同时政府还大规模地制造各种军需品,如马车、马具、制服、枪支、弹药、船只,准备粮秣和医药品。
而文莱共和国也不示弱将大量的国民武装起来,号称要建立一支超过5万人的土著军队,分两批前往欧洲战场。''
在海军方面,文莱海军的权要胜过于澳大利亚海军。
“澳大利亚”号战列巡洋舰是澳大利亚海军的旗舰,是英国作为债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