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的。”
无聊!
观音转过身,打算离去。
明氏又长长的叹息了一声,道:“你对他好一点,其实他,也挺可怜的。”
观音没有再理她,带着人往乾清宫而去。
观音进来时,萧琅正半躺半靠在椅榻上,肚子上放着一本摊开的奏折,手上却拿着一个九连环,九连环三下两下就被他拆下来了,然后又被他重新装上。
萧琅见她进来,瞥了她一眼,声音没有起伏的问道:“怎么来的这么慢?”
观音道:“在路上遇到了明采女。”
他脸上并无半分的波澜,好像这完全是一件不值得关心的事,一边继续玩着手上的九连环,一边道:“朕希望你明白,朕的事才是最重要的,以后再有不相关人等的搭讪、拦路等,一律让人将她们拉走。”
观音没有应他的话,一边进来一边对他微屈了膝,问道:“皇上找臣妾来,是有什么事?”
他将肚子上的奏折扔给她,又示意了一下桌子上还满满叠在一起的奏折,道:“密密麻麻的字看得朕头疼,将奏折念给朕听。”
观音看了一眼手上的奏折,道:“后宫不得干政。”
萧琅道:“屁话,朕的天下,朕爱怎么弄就怎么弄。”
他既这样说了,观音也不再说话。拿着奏折坐下来,一句一句念给他听。
他听完后又皱了皱眉,不耐烦道:“朕不爱听这些文绉绉的词,直接翻译给朕听。”
观音道:“纣王宠妲己而亡殷商,太宗有贤后得以垂千古。劝皇上诛除奸妃,远离奸佞,这样才能做一代明君。”
至于这奸妃奸佞是谁,自不必说。
萧琅道:“让他滚蛋。”
观音没动。
萧琅看了她一眼,又道:“写呀,御笔在旁边。”
观音道:“皇上,让臣妾来批这道折子恐怕不合适吧。”
萧琅不耐烦道:“你今天哪里来的这么多废话?折子会蛰你手吗?”
观音没有再说什么,执起朱砂御笔,在折子上批下“滚蛋”两字。
她写完后折好放在另一边,展开另外一本折子。
这本折子的内容却引起了观音的注意,认真细看了一遍。
萧琅问她道:“写了什么?”
观音道:“滁州都督发现越王有异动,怀疑越王意欲谋反。”
越王是萧琅的异母兄长,生母为郦后的堂妹郦昭仪,与魏王交好。萧琅起兵时,魏王死了、郦后死了、郦昭仪死了,越王在封地,却因此逃过一劫。
萧琅仍是满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