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瓷笑了笑,看着跟着自己好几年的翠珠,只笑道:“你再想一想; 到了今日,还需要担心什么吗?”
翠珠琢磨了一会儿,也明白了薛瓷的意思; 便道:“娘娘的意思奴婢明白了,奴婢这会儿就准备肩舆——娘娘这会儿要不要写一封信去卫国公府上?奴婢听闻; 华妃是往家里面送了信的。”
薛瓷一边往外走,一边极有耐心地向翠珠道:“华妃要如何行动; 我们此刻都只用静静等候便是了。你跟着我多年,有些事情就算我不说你也看在眼里的。”
翠珠有些羞赧地点了头,道:“奴婢明白。”
“先去西内; 等需要送信的时候,自然会让人送信出去。”薛瓷不紧不慢道,“这些事情,当然不能靠我们这么几个女人就办成了——在这皇宫当中,事情永远不会简单,永远都需要往最复杂的方向去琢磨。”
翠珠应了一声“是”,扶着薛瓷上了肩舆,便乖乖地跟在了肩舆一侧,便往西内去了。
。
长乐殿中,刘太后知道薛瓷往西内去了的时候,只是摆了摆手,示意那人先退下。
此时赵玄已经离开了长乐殿回去了昭阳殿,她身边就只有祝湉一人还伺候着。她静静地抿了一口茶水,轻轻笑了一声,道:“你觉得贵妃像我吗?”
祝湉在旁边笑道:“贵妃与娘娘不像。”
刘太后却摇了摇头,道:“我倒是觉得她像,骨子里面这股气,与我很像——当初若她处在我的位置上,或许便会和我选择一模一样的道路。”
“娘娘当初比贵妃现在可要艰难多了。”祝湉道。
刘太后道:“这可未必,当初我面对的可不是有两个皇帝这样荒谬的情形,我背后也没有一个被几乎一半的朝臣都视为帝国隐患的卫国公府。”
祝湉琢磨了一回刘太后的话语,道:“娘娘……娘娘的意思是?”
刘太后看向了祝湉,笑道:“你跟随了我这么多年,现在我是什么意思,已经很明白了,不是吗?”
“圣上毕竟与娘娘感情更深。”祝湉道,“圣上对朝政的处理……也不是小郎君一时半会儿就能赶上的。并且……这事情现在在宫中秘而不宣,所以大家才不会觉察到不同,若小郎君真的……真的上位了,这些蛛丝马迹,总会被人发现的。”
刘太后摆了摆手,道:“我知道你在担忧的是什么,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赵玄与我之间这二十几年的感情——也就是他已经否认了的母子之情,除此之外,并没有剩下什么了。朝政处理上面,有政事堂,有丞相,有太尉太师,有朝中那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