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化解了楚的凛利攻势。
当危机解除以后,三个方才并肩作战的盟友,互相对望,似乎在掂量着该先灭了谁才更有优势。总所周知,魏乃是战胜了秦的强国,而秦国的实力也不俗,怎么看都是两国吞并韩国更周全可靠一些。
就在这时,张仪又掌握先机,抢在了魏国之前将代表秦的男子拉到了一旁,开始游说。
他游说的方式依然以实用为主,只用手指沾着溪水,在青石板上画出了三国的地图,将魏国的国土做了一个漂亮的肢解。确保两国瓜分了魏国后,秦国不与赵国和齐国接壤,而划分为魏国土后,韩国将像屏风一般替秦国阻隔着赵齐两个强国。可是若秦联合魏国吞并了韩国,那么魏国的实力大增,接下来吞并秦国,简直易如反掌。
只要不与强国接壤,便可保证一时的平安,张仪的话显然说动了代表秦的男子,因为在现世里,魏国刚刚击败了强秦之事简直妇孺皆知。
而代表魏国的少年虽然气急败坏,可惜他的游说之词显然不足以说服秦。最后秦韩决定联合吞并了魏国,两国的兵力相加刚好能抵消魏的反抗。
顷刻间,实力不俗的魏国只因为选错了盟友,而消失在了木盘之上。
这一场交锋之战堪称漂亮!一下子给了其余观战学子很大的启发。他们醒悟到了,就算抽取的是强国,也不代表能够平安度过危机,而就算是实力稍差一些的弱国,只要游说得宜,实事判断正确也可转败为胜,悄悄壮大自己的实力。
莘奴默默琢磨着其中的厉害关系,打量这自己环绕的这些敌国,心内暗自揣度着一会该如何行事。
几轮“厮杀”以后,木盘的板块已经变得匪夷所思,弱肉强食的真谛在这略显粗糙的模板上异常逼真地上演着。
莘奴所代表的宋国周围,只剩下韩国、齐国还有楚国。
很快就轮到了齐国攻打宋国。这看起来是个毫无悬念的回合。
莘奴心内权衡,很快决定放弃联合楚国,转而游说越国和魏国。可是宋国的实力实在是太弱,无论是吞并与联合,贡献的都是蝼蚁之力,她能否游说成功心里也是没底。
代表越国的是妫姜,不待莘奴开口,便说道:“我与你联盟。”莘奴知道这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