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也是为了表示对蒙塔亚政变后上台的新政权合法xing的置疑。这就是一个国际惯例的问题了,否则的话上来一个政变政权,其他国家就予以承认,那不等于是纵容政变行为吗?这可是与国际法精神相违背的。
一般的情况下,各国都是要先观望一阵,表一番遗憾、关注、希望之类的声明。直到确认这个新生政权是被这个国家人民广泛承认的政府,并且有足够的能力承担想国际义务时,才会慢慢承认这个新生的政权。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两国之间会生些什么?会不会有什么利益交换,那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m国是是蒙塔亚新政府的支持方,暗地里还是他们帮助新政府打了这一仗。但是为了掩人耳目,m国在战争之初也做出了一副不知情的模样,早早的撤走了外交人员,然后又煞有介事的向新政权派出了一位低级别的外交人员——约翰逊,借口是协调在蒙塔亚移民和财产的保护问题。结果,这位“低级别”的约翰逊,却同蒙塔亚政府签定了一系列的合作文件,其效率和范围可比原先的领事馆强多了。
不过,这些事情虽然隐秘,但却未必瞒得过其他有心的国家。实际上,许多国家对此早就是心知肚明的,大家彼此不过是心照不宣罢了。反正利益也是均沾的,大家面子上过的去就好。e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借口保护投在塞维尔那里的资产,名正言顺的挤了进来。然后,m、e两国又与蒙塔亚达成了一系列的的政治、经济与军事合作协议,各自在蒙塔亚的经济建设投资中取得了一定的份额,让双方的地位又取得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估计只要过了这个恼人的雨季,与蒙塔亚政府达成谅解的m、e两国,就会恢复在蒙塔亚的领事馆。
与年轻而充满活力的约翰逊相比,硬挤进来的e国联络官的行动可就要慢一些了。毕竟他们是被动的加入到与蒙塔亚的合作事务之中的,这与在蒙塔亚战争中实现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双赢的约翰逊相比,e国人的反应度和办事情的主动xing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
截止到目前为止,约翰逊成为一个外交人员的时间总共也不到两年。虽然因为年龄和身份的原因,他还暂时没能在职位上更进一步,但这并不妨碍他工作热情的释放。仅仅一晚上的功夫,他就完成了与自己上峰的沟通,并且迅传回了消息:m国政府愿意对蒙塔亚人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且欢迎蒙塔亚相关政府代表造m国。同时,约翰逊还带来了他上司的一个口信儿:如果蒙塔亚政府能打动美国民众,将可能会在为蒙塔亚募集一大笔救灾善款的基础上,为蒙塔亚旅游在m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