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早都出发了,怕是要去平安县旧宅了。”
沈二老爷安抚道,“平安县的宅院咱们不是留了一些人,过几个月才去扬州城,你娘家兄弟若是去了旧宅就会知道咱们在扬州的。”
沈二夫人感慨道,“当年我嫁你的时候,阿弟不过十二岁,也不知道现在长什么模样了,听说娶的还是我阿耶上峰的嫡次女,一转眼孩子都这么大了。我阿娘生了我阿弟没几年就去了,别看我阿耶是个粗人,却愣是为阿娘守着不续弦,就那么一房姨娘,还是我阿娘当年的陪嫁抬起来的。”
沈二夫人一边说,一边想起当年在陇西的生活,那时的自己喜欢骑着马到处跑,身后追着满脸络腮胡子的阿耶。一回家就能看到瘦瘦的阿弟,偷吃着家中的羊奶酪。这些画面似乎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日渐从脑海中消退,而如今脑海的画面早已经被夫君和儿女代替,真是出嫁的女郎就犹如泼出去的水,身不由己。不由得笑道,“如今珍姐可要多了个表哥了。”
沈二老爷点点头道,“我看珍姐这都八岁了,还不开窍呢。再过几年该给挑选夫君了,你也要上上心。”
沈二夫人道,“都操心呢,我看那萧小郎君倒是不错,百年世家的小郎君呢。” 沈二老爷虽然也十分喜欢萧小郎君,但是脑袋是很清醒的,摇了摇头道,“世家有世家的联姻之道,恐怕人家看不上我们这么小门小户的。我看那陈小郎君倒是个好的。”
沈二夫人不依道,“陈小郎君人倒是还好,可是他到底是个庶出。珍姐若是以后嫁过去,还不得被他那嫡母欺负死,珍姐可是我这么多年来捧在手心的心肝儿,岂是进他们侯府叫人糟蹋的,我断断是不会答应的。”
“夫人你先别急,人家侯府也是未必看得上我们这小门小户,陈小郎君的世子父亲可是天子近臣,年纪轻轻都官居四品了。”
沈二夫人思前想后,忽然眼前一亮,道,“那我那侄子呢,年纪比珍姐大了一岁,若是以后读了书,不回陇西做武将,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沈二老爷点点头,搂住娘子的肩头道,“夫人不必多忧,珍姐的婚事,以后我们还能托兄长给她在西京城中找个好人家。今年她才八岁,再看看。倒是大郎的婚事该操心了,兄长的意思是等大郎从长丰书院完成学习后,回到西京复习明经科再订亲。”
沈二夫人点了点头,与夫君头抵着头,在这个即将离开西京的夜晚,就儿女的婚事说了大半夜,都不觉得疲累。虽然夫妻二人也不知去了扬州会怎样,但是一家人这样团结,又有什么是不能克服的呢?
却说陈益和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