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要在三年之内施行。不过嘛!一旦国库余款,应先以编练新军为要。”
“臣等遵旨!”
“禀皇上,春闱一事,臣虽是礼部尚书,但明年致休,恳请皇上还是尽早选任新的尚书为佳。至于考题嘛,也当由新任尚书拟定后,报皇上圣裁。”
“也是啊!诸位爱卿,新任礼部尚书的人选,你们可有推荐吗?”
“臣举荐南京礼部侍郎钱谦益。”
这种话头,刘鸿训是不会乱开口的。但黄立极他们却要卖个好处给新贵们,所以还是李国普,直接推荐了钱谦益。
“也罢,钱爱卿足以胜任,那就下一个吧。”
按大明后期的规律,礼部尚书通常是当然的内阁成员,多数情况下,还是首辅的不二人选。在座的几个任,听到皇上首肯了钱谦益的任命,都对视几眼,显然,新一届内阁又定下了一位。
后两个议案进展的非常顺利,本身既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又都有了合适的人选。左副督御史杨鹤被任命为总督山陕军务。山东布政使熊文灿被任命为新任福建巡抚,原来的巡抚潘汝桢,就直接借着他宣他晋见的时候,补杨鹤的空缺就是了。
至于裁撤驿站的问题,小朱忽然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
“朕想,这驿站裁撤每年不过节省30万两银子,国库再少也不缺这点钱,不若这样,我大明朝会、要闻、旨喻等行文,凡是要发明刊到各地的。可让各地驿站在站内设立一个宣讲牌楼,把朝廷下发的明刊直接贴在牌楼上,过往商贾或者行脚,都可以缴纳铜板来查阅。这样,驿站也多一份贴己不是?”
预料中的反击是一定的,毕竟让人花钱看朝廷的文献,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情形,很有与民争利的嫌疑。但人家小朱的理由更充足,驿卒的安置问题,谁都没个准谱,这些人一旦失业流离,不成为流寇才怪!第二个,现在国家吏衙冗疴,使得好多国家原本非常良好的政策,根本传达不到百姓黎民的口耳之中,这么干也是政务公开透明化的方子嘛!
他的第二个理由,让刘鸿训等人没了法子,因为这些文官整天吵吵皇帝要开诚布公,已经吵吵了200多年了,现在人家崇祯新帝给了一个简易可行的法子出来,他们实在也是再没理由反对了。
于是今天的御前老班子新春茶话会就圆满结束了,小朱把他们几个打发下去办事之后,得意洋洋的往宫里回返了,一看到皇极殿金碧辉煌的伫立在雪中,他才突然想到了内帑。小朱心中很委屈地叨叨着:给我留的是个什么烂摊子?没钱,没粮,还闹天灾,还起党争。最主要的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