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卿家所言极是,朕看这样吧,便着朝堂上下的所有官员,文臣也好,武将也罢,包括勋贵在内,都替朕想个替代这个‘恩许令’的法子出来,如果没有,上元节后便开始施行吧。温卿家,你可要拟个完备的方略出来。朕看,朕先赏你一樽薰香玉壶吧。”
尽管今天连续赏了两件玉器出来,但比起这个两个法子来说,还是值得的。
开源节流的口号谁都会说,但是看看之前的法子,辽饷等三饷的开增,非但没什么效果,还把皇帝的名声给毁了。裁撤驿站的法子非但省不了多少钱,还闹了个李自成出来。现在周延儒的法子,为国家在军费紧张的情况下,多了一条加强军力的曙光。温体仁的法子,则可以在短期内瞬间增加起码几千万两白银。于名声上,也最多就是一个利用祖制敛财,但起码比杀人取钱的方法要好。
想到了这里,小朱心情非常愉快的问百官,可还有什么事情要启奏?没有就散朝吧。
散朝后,皇上把毕自严、刘鸿训加上周、温二人都给叫到了文华殿,让他们和内阁一起计较国事。
估计是早朝受周、温二人的触动,毕自严这老兄,突然在东侧殿,当着其余七个人说了另一个想法:
“皇上,臣斗胆,恳请皇上裁撤宫中。”见他和群臣都没什么反映,毕自严又继续自说自话:“内廷、寺人、厂卫、锦衣卫,有员三万,每年耗费内帑钱财不下数百万之巨。若裁撤之后,便可以昭彰天下,使臣民皆知吾皇励精图治之心,勤勉节俭之德,重兴大明之志。”
其余七人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纠缠的原因各有差别,黄立极等人是得过且过,能安稳挺到过年后顺利退休,也就满足了。刘鸿训是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再对皇上施加过大的压力,毕竟他是新皇最先提拔的人。周、温二人是因为今天提了更好的方法,不愿意再抢其他同僚的风头。
而他,我们的小朱皇帝,则是到现在还没搞清楚他的钱都是怎么花的呢!现在才知道,敢情厂监、锦衣卫、宫女太监和他一大家子数百口的生活,全是靠他内帑来花销的,怪不得内帑的银子这么少呢!好么,国事、家事都用内帑的话,他这个皇帝不是太惨了。可是,现在这个情形,裁撤一些不必要的冗员虽说必要,但也存在一个问题。
“卿家所言极是,但一者,年关将近,这些人伺候先帝多年,总不成在年前就赶他们回家吧?二来,这些人离宫之后如何安置?如若任由她们自生自灭,那我皇家颜面何存?”
顿了顿,见大家都没有什么不以为然的表情,显然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