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扯远了,还是回到徐光启的工部上来吧。
那个范西礼,小朱兑现了十万雪花银,这钱花的还是值得的,因为开花弹和西礼镜的造价降了下来。
开花弹的造价是15两银子一发,虽说其中还有每十五发一枚废弹的损耗,但15两银子至少杀十人,这买卖划得来滴。
西礼镜的造价更是彻底便宜了,只和五两银子一套。阿萝得知她盼望多年的千里镜,竟然只有几两银子后,气恼的臭骂了范西礼一通,骂的范西礼一头雾水。
光启炮造价仍然很贵,高达1万2千两白银一门。小朱狠了狠心,仍咬牙让户部拨了200万两白银去度造了。两百万的白银,其实也不过是刚刚够用而已。
因为国家要花钱的地方还是太多了,赈灾就是一个大窟窿,没法子,这天灾起码还要持续20来年,能挤出两百万银子造炮,已经是不错了。
为此,小朱特意安排孙承宗和徐光启,把武器的形制尽量缩减,现在光火铳就十多种,减少规格,也是节省军费的手段之一,淘汰下来的废弃火铳、火炮、旧式炮弹,小朱全安排给毛文龙贩卖到朝鲜去了。此刻后金那帮人还没正式征服朝鲜,卖点军火给朝鲜,也可以加强一些他们的抗击打能力。一旦与后金交兵,能拖一点时间,是一点时间。
至于像前朝万历年间一样,派兵派将的去援助抗倭,国家现在实在是没有这个能力,只好作罢。
不过军火贩卖的另一个好处是:进口国产生惰性思维,反正只要有钱,购买就是了,但这样一来,进口国在武器研究上的脚步将大大放缓,武器质量始终落后于出口国,久而久之,出口国对进口国,就形成了军事上的优势地位。对于朝鲜,小朱就想达到这么个效果。
毛文龙带着一大堆的军火批文(九边淘汰的军火都直接发往天津)和一百万的银子回东江了,这些银子,加上他这些年招募收集的,自建虏那边逃回的汉民,足够他组建一支成规模的镇海舰队了。他很满意,因为他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君臣一起,复兴大明’的希望。临走的时候,老毛诚恳的跟皇帝认了错,说以前不应该太蛮横了。小朱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说话。
负责给老毛在天津和山东组织货源的皇商是田弘遇和另外一个人。田弘遇在成为皇商后,‘人缘’显著提高,很多人都称呼他为田老。呵呵,田家虽说还没见到太大的利润,但根据推算,年底应该交给礼妃的银子,可能有9万两之多,至于户部和内帑,那更是海了去了。其他的形势也大体如此,因为大家其实都是看着田家来定自己上交的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