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蠼穑空媸欠艘乃肌!≈煨睦锩孀匝宰杂铩?br />
************
ps:大明地方官职:布政使相当于省长,左右布政使,相当于副省长,左右参政、左右参议是都是正副布政使的副手,参政又是辅助参议分管地方的官员。
主角的定位是中等素质,并不知道赫赫有名的李邦华,情有可原。呵呵!');
第十章:郑芝龙
一方面是李邦华在恪尽职守的整顿三大营,一方面是各种各样的要钱折子。国家西南边陲也有叛乱,各级官员的俸禄,九边军费,辽东银饷,甚至还有各地拆建魏忠贤的生祠也要用银钱来摆平,毕竟现在是募兵、募工制度,工钱再少,也要花的。
当小朱面对各地催要银钱的折子,心中很有一种急躁情绪,虽说国库现在有几千万两白银,但这钱要算着花,如果想到是将来五年内的用度,五年之后,还不定怎么着的时候,心中的急躁更是剧烈。
花钱是痛苦的,尤其是这钱本来就赚的不容易,更可悲的是,这钱还是一次性买卖,以后不会再有。
这里说的是‘恩许令’的银子。
当小朱试图说服自己,争取年年开征恩许令的时候,他心里知道,这是动摇国家根本,极其混蛋的昏君之举。国家信用不可废,当年的崇祯,因为有魏忠贤的赃银垫底,先是减增辽饷,用内帑的银子填补亏空赤字。后来魏忠贤的赃银花的差不多了,不得已再次复征辽饷,甚至还加增了练饷和剿饷,这一下子,国家信用成为负数。老百姓和军人,都不再相信你这个国家了,你靠什么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正是当年崇祯朝因为政策反复,造成国民对国家极度不信任,进而到处出现漏洞,弥补漏洞,又需要大量的金钱,为了大量的金钱,不得已,再次透支自己的信用,循环往复之后,大家最终选择放弃你,这才是最终导致了他失败的内因之一。
因此,‘恩许令’的银子再诱人,也不能重新征收。否则,全天下的地主、官僚阶级会率先抛弃他这个皇上。比之前,因复征、加征三饷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因为前一个举措,撕碎的是农民阶级的心。而后一个,则是撕碎士人阶层的心。毕竟眼前这个国家,是摆明了的地主阶级社会。
于是,小朱全部的希望便只能寄托在‘孝敬银’和‘海事银’这两项上面。
仿佛这个平行世界的老天是公平的,郑芝龙招安了。
熊文灿通过驿站明刊,知道了皇上对海事的政策,他也利用这点,招抚了郑芝龙。而郑芝龙比照毛文龙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