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体仁跟全部官员关系不好才更加真实。温体仁要敢这么干,估计小子一定疯了。况且那天,温体仁刚好被浙江官员打骂,因为户部赈济海啸的银子拨的太慢。他正躲在曹化淳的锦衣卫房哭着喝闷酒呢!
现在就只有刘鸿训、孙承宗、周延儒这三人了。
而孙承宗刚好忙着处理工部加紧催造光启炮的事情,因为事先约定好送给袁崇焕的十八门,有八门送给了杨鹤。孙承宗正满世界找温体仁要钱给工部造炮呢。
周延儒呢,他的性子小朱知道,和温体仁一样,喜欢耍小聪明。但接管刑部已后,他乐呵呵的顶着阁臣的头衔,混日子了。并且他跟张庆臻因为抢一个红棺人当小妾,那两天正怄气呢,这事他肯定不会管。
看着曹化淳递给自己的锦衣卫调查问卷。小朱不禁哀叹,这就是大明的内阁,这就是自己的国家。天灾人祸全赶一块了。
“那么就是刘鸿训了?”
“回皇上,其实没有这些人证,小的也怀疑刘大人了。”
曹化淳因为什么这么恨刘鸿训?小朱不清楚,但他也知道,问也问不清楚。
“你怎么这么肯定?”
“回皇上,诏书旨令,凡有誊写、修改,只有四个人可以有权力和胆量来动。分别是方公,因为方公是润笔太监。刘首辅、钱次辅,再有就是轮值西司房的人,轮值朝房的各部官员,向来是帮着阁老们处理文书的,但他们修改誊抄,也是凭借批语所行。但批语例同票拟,必须是首辅或者次辅才能写。是以,小的才敢确定是刘大人。”
“胡说,没有证据,你怎么敢胡说,去,把西司房的批语找来。”
“回皇上,凡批语、票拟,皆属于实录官保存,小的没权力去拿,特此回复。”
“?,朕也没这个权力啊!怪不得这些人敢这么干!”
但这件事的确不小,一时间,朝堂上议论纷纷,但也同样没人敢说去翻实录馆去,很简单,实录馆里全是皇帝、大臣、国家的隐私,和历史记录文献。进去了,甭管你是什么原因,为了保密起见,你已后就一直干下去吧,而且这职务属于世袭。
至于让实录馆的人去查,也不现实,因为实录馆的东西编册入库之后,凡开库,旁边必须有三方人员在场。怎么招惹都不是,手续还很麻烦。
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小朱都想明白了,京三营因为整顿的关系,实权全在李邦华的身上了,张庆臻似乎被架空了。于是张庆臻的心思就动在了巡捕营上。他想的挺简单,等京三营整顿完毕,总督三营的一定是李邦华,到时候他顺势去巡捕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