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有言官要找茬了。尽管大家都不想现在找黄得功的麻烦,但也不能太过分不是。
于是小朱提前很多天,就派人过去,要黄得功说清楚那100匹骆驼都背了那些东西?
按照大明例律,别看国家为了迎接黄得功搞了个三天狂欢,但武将返京述职,非旨不得入城,这可是惯例。所以在没有搞清楚黄得功是否“贪污”之前,虎山大帅的驼队,只能在北京东北方向的甘家楼附近停驻。
“唉,”小朱看完之后,叹了口气,歪头对着杨嗣昌说道:
“杨先生,黄虎山为人真是不错。他们咏归兵都是内地边军出身,被国家征召到千里之外,日久不能归乡。想想,心中还真是不忍啊!”
“臣替咏归上下谢过吾皇仁德!”
“嗯。先生想必已经知道了,黄虎山带回的东西,都是咏归将士送给家人的书信、资财。其中竟然没有一两银子,是黄得功的。”
“回皇上,”杨嗣昌的心情也多少有些波动。“黄虎山为国征战,所积资财,全用来抚养战殁袍泽的遗孀、遗孤,以至于他的老母,至今仍要靠沽酒谋生。如今又廉颇老矣,听一体堂的医官说,他似乎已经开始便血了。”
“…”
从黄得功身上,可以看到中国军人的一切优点:忠诚,忍耐,善良。而正是这样的军人,如今又成为国家新战略的提出者,可见他们的政治素养。
这其实也是小朱非要以“狂欢”之礼,来善待黄得功的根本原因,他要以这千古未有之礼,来最后对黄得功说一声谢谢。
现如今,尽管黄得功身体不行了,但大家都知道,开展“大通商”时代是国家未来的国策,提出者的身体是否好坏,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将来在史书之上,人们会记录下这样一笔:
大通商时代的开创者,是时任咏归元帅的黄得功。
而对于眼下来说:
苦苦寻求归宿的浪子,直到黄昏才看到那温暖的家缓缓升起的炊烟,老母的爱怜、妻子的怀抱、女儿的温柔,都将给予黄得功一个平静的归宿。咏归之人,终得归乡。是的,这是一个伟大的人所拥有的传奇一生。
一切,已经足够。
“朕其实早有想法,由户部出银300万两,作为战殁遗族的抚恤之用。如今大通商时代即将到来,这三百万本金,寻个稳妥的经营之道,将来利润会越积越多,早晚必有大用度。不知先生能否玉成此事?”
“臣不敢!”杨嗣昌立刻躬身裣礼,“抚恤战遗,历来仁政之一,如今又起着安稳军心之用,臣非但要亲自操办,还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