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这利用传言力量的幕后之人却又是谁?
而后有人暴动,一名熟悉的名字跳了出来:
“冬十月,零陵人观鹄自称‘平天将军’,寇桂阳,长沙太守孙坚击斩之。”
孙坚迅速果断,功绩显着自不必说,他也因为功劳而被封为乌程侯。
紧接着人事调动:
“十一月,太尉崔烈罢,大司农曹嵩为太尉。”
姓曹的……没错,那就是曹操他爹了。
全国军事最高长官哟。
异族同胞也不甘落后,蠢蠢而动起来,而且大损朝廷威严:
“五年春正月,休屠各胡寇西河,杀郡守邢纪。”
天有异象,黄巾贼又起:
“二月,有星孛于紫宫。黄巾余贼郭太等起于西河白波谷,寇太原、河东。”
这就是白波贼了吧。
胡人气势不减,杀刺史,并且联合匈奴,不,是吞并:
“三月,休屠各胡攻杀并州刺史张懿,遂与南匈奴左部胡合,杀其单于。”
还有黄巾贼余孽:
“夏四月,汝南葛陂黄巾攻没郡县。太尉曹嵩罢。”
连累得老曹丢了刚当不久的太尉。
“五月,永乐少府樊陵为太尉。
六月丙寅,大风。太尉樊陵罢。”
其实老曹当太尉时间比上面这位长多了。
军事首脑的连续撤换,当然也从侧面说明了上层领导的混乱与黑暗。
西蜀也有黄巾的失利:
“益州黄巾马相攻杀刺史郗俭,自称天子,又寇巴郡,杀郡守赵部,益州从事贾龙击相,斩之。”
而刚刚被吞并的匈奴背信弃义,继续进军:
“九月,南单于叛,与白波贼寇河东。遣中郎将孟益率骑都尉公孙瓒讨渔阳贼张纯等。”
朝廷终于出兵,首次听到公孙瓒的名号。
但是并未打击群众们的起义热情:
“冬十月,青、徐黄巾复起,寇郡县。甲子,帝自称“无上将军”,耀兵于平乐观。”
皇帝自封为大将,挑拣精兵……他懂军事?
我本来正在讥笑吾皇的矫揉造作,接连而来的却全都是捷报,各地无论是黄巾余孽还是异族作乱,都渐渐被打压下去了。
然后到了转折的时刻:
“六年夏四月丙午朔,日有食之。太尉马日磾免,幽州牧刘虞为太尉。丙辰,帝崩。”
死前还要扒掉人家的太尉,活该你死后都要被人咒。
话说刘虞这厮原来是先做太尉然后才去做刺史的?那到底太尉和刺史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