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为盟主,相约攻董。
根据我那可怜的要死的历史知识——如果能称作“历史知识”的话——演义中是号称十八路诸侯联合勤王的,其中也包括了素有人望的北海太守孔融、携带刘关张三人的北平太守公孙瓒、还有一个不记得,本来据说马腾也不在历史所载的勤王诸侯之中的,我想也是:本来若是不吞并韩遂兵马的话,韩遂势力相对来说更为强大,而且韩遂马腾此时应该是不敢违背董卓的意愿的,只敢在董卓挂掉后合兵攻击长安,结果还被董卓部下的李傕和郭汜击退了,何况韩遂马腾本来都属于反贼,虽然被反击后又勉强恢复平静,但肯定为袁绍这些名门望族所鄙视,要联军也不太可能。
但现在,老爹确确实实收到了邀请函。
哦不,正式的说法是:“讨董檄文”。
这应该完全是托了金城大捷的福了。
金城城下,两军阵前,身为武威太守马腾的长子,我先斩敌方主将长子,再而一鼓作气诛杀主将,之后不费一兵一卒成功整团收编允吾城中两万降卒,在事实上已经成为西北霸主。虽然陇西郡的羌汉聚集区仍然算是董卓的势力范围,但若是全力开战的话,至少董卓势力在兵力上已构不成绝对的压倒性优势了。
其实,原本属于董卓绝对领导的兵马并不会太多,曾经有一个老故事讲的就是董卓入京时因为兵马不够担心对群臣构不成震慑,从而命令部队每天晚上都悄悄出城,隔日早晨再次大摇大摆进城,从而造成后援军源源不断的假象。当然这是他入主朝廷初期的情况,而后他迅速清除阻碍安插心腹,已经基本上控制住了司隶的所有军队,但在现在的凉州范围内,已经是马家的天下了。
但是让老爹有些为难的是,我们并没有培养过自己真正的心腹与部属,以前至少还有庞翼堪称文武全才,不论让他去领兵出征或是张榜安民,都是一个比较放心的人选,只不过只有他一人罢了,而且还早早地挂掉了,而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十九一个十七,也只能算勉强脱离少年期而已,还不能完全委以重任,至少郡守重职是不可能交给他们去做了,庞德只能勉强带领一队兵马,而庞柔也只能辅助老爹处理政务,都还在学习阶段。
虽然理论上凭借州牧的声名与数万的军队已可以掌控整个西凉,各个郡县的太守县令暂时是无法安插亲信了,这也是潜伏的危机与不稳定因素,只是我们只能无奈,毕竟我们不可能随便从马府家丁群中抽取人员让他们上山下乡安排他们从事政治军事工作吧。
至于我的身边,还不至于随便抓一个贴身小兵就能上阵蹂躏十八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