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扶风总是首当其冲,马腾韩遂素来不手软,寇则必满载而归——这类事情近十年内屡有发生,朝廷当然也发过通牒,也数次派兵前来剿灭贼寇,可结果一直是互有胜负,马韩二人稍处劣势便上表请降,朝廷兵力不足,也只能答应收兵,近来朝廷更管不住他二人,韩遂更是大力征调青壮,导致侵扰愈频,朝廷再无力东征。而董卓入京之后,韩马二人在名义上属于其支派势力,骚扰力度和规模都略有减少,粮饷不足时只好互相攻伐,而董卓全力巩固自己的在朝地位,别人只要不攻入洛阳附近,他也只做睁眼瞎子,何况马韩二人时常有孝敬,逢年过节也要给李儒为首的亲信些许表示。
于是,怀揣着董相国密诏的马腾带着他的子侄率领着两万五千兵将,浩浩荡荡大摇大摆地从右扶风十余个县中横穿而过,沿途管事无不接待,浓情厚意,真让我等受之有愧啊。
从汉阳出兵后向东南行军,途径汧县、渝麇、雍县、郿县、武功、槐里(右扶风郡治所)、茂陵、平陵等地,便到了三辅的交界之处,再向东就是长安城了。
这座两朝古都此刻的规模尚未达到鼎盛,然而已经足够让不曾见过大世面的将士们目瞪口呆,仅仅是十里外远远的眺望,老爹已开始不住的叹气:“姑臧、允吾、陇城,比之长安,尚不如狗窝牛棚!”
没有人有异议。
“我们要得到它。”马腾声音并不高,但我已听到。
“但愿顺利罢。”我低声念道,算作祈愿,而后扭头回身,问道,“长安驻军有多少?守将是谁?”
长官情报文书的,现在当然只能是庞家大哥了,他的弟弟可不会对这种细致而无趣的工作有任何兴趣,暂时也只有让庞柔可以干活了。
“长安是董卓亲弟董旻坐镇,兼有将佐牛辅李蒙李肃等人。”
“都不足畏惧。”我当然不会担心这帮九流将领,在等级上来讲,马腾庞德二人已经足够秒杀上述四员庸庸之辈了。
“据报,牛辅三日前已经亲自领兵前去支持洛阳,所以城内守军应该少了大半,大约在两三万左右,不过即使这样,我们强攻也不可能。”庞柔这个消息让我又舒了一口气。
谁说我们要强攻的?面对固若金汤的长安城,大半都是骑兵部队的我们根本没有像样的攻城器械,难道要用马头去撞开城门?!
老爹沉声问道:“那附近驻兵如何?”
“槐里有郡兵两万,往东的郑县尚有张济兵马万余。”
张济?我嗤笑了声:何足道哉。
“哦?张济?”老爹微微一皱眉,旋即舒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