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三郡皆为并州边郡,紧邻塞北草原,常有异族出没,你们当相互支援,为本王同守边疆。”
稍微对这三郡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朔方、云中、雁门三郡从西到东依次排开,就是并州最北部的地区,如果我要害他们,实在用不着将他们安排在同一片地区,完全可以分散开来逐一消灭嘛!
刘关张三人同时拜倒,纳头称谢不表。
我又看了看赵云:“子龙……你去上谷,也做一任太守吧,上谷距离雁门……似乎也不是很远吧。”
看我多好心。
赵云一怔,纳头便拜:“谢王上信任。”
“待吏部发文之后,你们便准备上任吧,”我摆了摆手,“北方的冬天可不是那么好过的,早些上任也好早些安定民心。”
四人齐齐称是。
至于来敏,我觉得自己与他颇有缘分,便调来内务院做了副院长,让韩暨终于轻松了许多。
而糜竺、简雍等人的任命和处置,则交给了吏部,我也不愿事无巨细全部操心。
-
中华七年,公元200年,十一月,我正式统一了全国,平定了旧汉所辖的一十三座大州,户部记载,共计有五千二百万左右的民众——因为这几年来解放了大量的隐户,并重新规范了户口登记——隐隐然几乎达到了东汉的顶峰数据。
这一切无不令人欣慰。
次年,在群臣的一再劝说下,我终于登基为帝,以蔡琰为后,以贾羽所生的长子刺儿为太子,开启了对全中国的统治。
在我起兵期间立下了汗马功劳的文臣与武将们纷纷被追加了食邑,以贾诩、程昱、王烈、刘政、国渊、邴原、卫觊、庞柔、杜畿等人为核心的文臣集团,以徐晃、李典、秦阵、拓拔野、庞德、张辽、甘宁、太史慈等人为核心的武将集团中最具代表的十余人,则被破例加封为公爵,最早追随在我的左右、公认功劳最大的贾诩,其食邑达到了两万户。
这一年,我才二十五岁,我还可以统治这个庞大帝国很久很久。
久到我恐怕都要无聊得发疯。
我恐怕不会发兵漠北,或者亲征西域、东渡扶桑、南下大洋,去打造一个日不落帝国。
我是个充满不切实际幻想的人,却又是个很现实的人,我知道守不住。
我只想坚持自己的某些想法,在自己统治期内,将这些想法慢慢地灌输到精英官员的思想中,传播到数以千万计的人民中。
我不知道我会不会成功,或许会失败,因为我自己甚至都不太理解这些想法的内涵与精髓。
但我会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