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天,张必武刚想拔营而起的时候,居然欧洲的一些小国也遣使者来谢罪了,可想而知他们深畏于大唐的天威,不敢不来谢罪,而且表示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了,他们愿以藩国之职来进贡。
看得出,各国对于中国的文化还是挺了解的,只要能表示臣服并且进贡的话,他们就能平安无事了。
现在他们已向张必武服软了,张必武没有必要再来对他们进行不利的攻击。
张必武还对各国说,只要他们表现好的话,张必武是不会加兵于他们的身上的!同时,他们被俘虏的士兵,张必武是可以释放他们的。
各国王使者一听,他们全都高兴得要疯了,原本他们认为他们被俘虏去的人是不可能释放的,现在张必武是表示能释放,他们怎么能不高兴呢?他们连夜也要赶回去,向本方的人报告这一件好事了。
是的!一些欧洲小国是没有什么资格和唐军再作战的。只是像英格兰和葡萄牙、瑞典、沙俄等都没有过来,因为他们知道就算是张必武已经战胜了他们,未必就能获得成功,他们还是有机会反戈一击的。
只要玄烨不死,张必武的大唐就未必能屹立于世界之巅,甚至于安全都难以保证呢!只要玄烨不死,那么玄烨就是会想尽一切方法来颠覆大唐,而偏偏他是具有这一能力的。所以欧洲各国深知这一点,玄烨的生死就是他们关注的重点了!
各国都害怕张必武这样强大的对手,都希望玄烨在逃跑之后,不会被擒,且能在最后的关头起到关键的作用。
比如说倭寇那边能攻破京城,然后张必武在回师之后遭受到了大挫折,他们再行进军就行了!还有水路那边,虽说能获胜的希望不大,毕竟他们是把宝押到了破京城上面。
其他小国所派来的使者全是因为表面上是要顺从瑞典、法国等大国,实际上却是要为自己别寻他路呢,要是倭寇等不能战胜大唐的话,他们先向大唐表示了友好,自然就能避免一切的危险了。
是的!所有的人都把目光聚集在了玄烨的身上!他的举动将是起决定姓作用呢!
此时的玄烨已连夜奔驰奔驰到了燕京城下了。正所谓是人困马乏的。
而他们的出现引起了曰军的注意,曰军把武器全都对准了他们,幸好玄烨是早就让人去找特里,以作说明,他们是八旗兵,是盟友,不要攻击他们。
特里是急忙来了,他知道八旗兵按说应该是在草原上与张必武激战的,可是现在怎么就出现在这里了?莫非草原那边的战事不利了?一想到这,特里就不能自己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