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他们,因为他们连这铁路和火车为何物都是不知道,又哪里知道修这路的用处。好在新任的工部shì郎,也就是从辽镇那边调过来的赵士祯给主管内阁的三位大佬说了这铁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赵世珍这么一说,跟着新任的吏部shì郎,一个叫范楠的家伙,也跟着说了起来。
对于这赵士祯,沈一贯自然是知道底细的。当年这家伙从京师调到辽镇,还是经过沈一贯这手里办的这手续呢。而这范楠,沈一贯便不清楚了。但是有一点他是十分清楚地,那便是这范楠是那郑国舅安chā在六部当中的一颗棋子。没有办法,现下新选上来的这些官员,很多后边都有那郑国舅的影子。这便是他和那郑国舅妥协的产物了。撵走了辽镇兵马,算是折了郑国舅手中的利器。要是还不让这郑国舅安chā一些自己的人,估计这郑国舅到时候不暴走也差不多了。所以,该妥协的时候,还是要妥协的。好在现下很多人都是担任着五六品的小官,在京师来讲,五六品那真是小官,便是三四品,也算不上大官。二品以上的,那才有说话的资格。不过因为现下人手短缺,皇上那边也没有松多大的口,所以现下能补上来的,也就那么几个人,官位也都是不大。
这范楠这么说,那肯定是那郑国舅背后授意的了,这都不用说,可是这一根筋的赵士祯也这么说,那就说明这铁路却是有好处。不过沈一贯还是没有马上同意,他做事还是很小心,先是派了一些他的学生跟着赵士祯到辽镇去参观了。他怎么样也要nòng明白这铁路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东西才能决定。好在泰和钱庄那边也是没有着急催他们,也是同意他们到辽镇看看。
不过这事情还没有多大眉目呢,沈一贯却又从自己的学生那边听到这样一个消息,说是南直隶无锡那边新成立了一个什么书院,针对这修铁路的事情,已然开始评论了。便是他们内阁跟那泰和钱庄借钱的事情,也都是在南边的士林当中传开了,闹的沸沸扬扬的。有人已然公开说他们现任的三个内阁阁老是要把这大明天下卖了,做一个彻彻底底的商蠹子。更有人把韩非子的那片《五蠹》拿了出来,说他们现下的三个内阁阁老,那就是比那些蛀虫更加大的蛀虫,要把这大明的天下给蛀空。
第三百一十六章 东林书院
一片竹林掩映下,豁然是一片起的宅院这宅院若是在匠人眼中一看,便不是建的,而是在旧有基础上翻的走过那片竹林,便能看到那宅院大门口写的四个方方正正的大字东林吧院在这大们的两侧,却是镌刻着一副醒目的对联:“风声雨声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