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要是这样,那几乎就是触了自家老爷的霉头,非但得不到重用,反倒是要打压下去。依着自家老爷的说法,那就是这样的人若是得势了,那这个摊子就会从里往外烂掉,最后大家谁都不得好。所以他也没有什么做派,知道错了之后就是马上改正。
新进的士子们此时也是很是纳闷,以往都是没有什么考后的培训,这次竟然要做这培训,说白了那就是觉着他们原来自己学的四五经什么的不靠谱了,要重新在学一些。很多人自然是不理解。不过好在他们这功名算是定下来了,按照他们的理解,那是不会影响他们的仕途的。再说这朝廷出台了这项举措,竟然还是带薪培训,那意思就是这些人都要去学,每月会有银钱拿。至于具体拿多少,那便是以后的事情了。等到他们经过第一次培训后,他们才知道,闹了半天这银钱也不是那么好拿的。那些经过第一次培训还不合格的,那就要再经过一次培训,期间拿的银钱是最低的,用那培训部的人来说,那就是只享受最低等级奖学金。而合格的,则是高了一档,若是优秀的话,则是要享受更高一档的。据说这最高档的俸禄竟然和现下的四品官员月俸差不多。现下朝廷的官员都是涨了俸禄,别处涨没涨他们不知道,最起码这些京官是涨了,四品的大员,月俸竟然有二百两。而他们这些经历培训的士子,只要是能获得优秀,一个月竟然就可以领到二百两银子。别看这二百两银子在江南大豪家里不算什么,可是在北方各地,便是一般地主家里,也不见得时时都能见到银钱。而这可是月月有的,若是用新近朝廷发行的那银元来算的话,那就是四百银元。那最低的便是月俸二十银元。这样算下来,一年下来,也是有一百多两银钱的。京师当中虽然各处都要花钱,但是这些银钱,足够一个人用上一段时日了。
在这银元攻势下,士子们很快就闭上了嘴,老老实实的学了起来。其实要说起来,这些能考中进士的,在智商上那都算是很高的,只不过他们打从小就学这四五经,思路渐渐的闭塞了。而现下赵士祯等人做的这培训,便是要打开他们这闭塞的思路。士子们大多都是年轻人,接受起新鲜事物来还是很痛快的,阻力并不是很大。而且这培训并非坐在屋子里死读,而是结合实际,做各方面的政务培训。在最后,赵士祯甚至已经想好了要让这些士子们坐火车去辽镇看一看。所谓读万卷不如行万里路,便是如此了。给这些人做培训的除了司礼监的太监们外,还有就是魏刚从辽镇找来的学堂里的一些教员,包括赵士祯本人都是要亲自上阵的。为此,他们可是准备了好长一段时日。最后,还要把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