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大人,帮着这陈老爷跑的,不过这可是小道消息,不能往外说的陈老爷带着家口,往海外跑了,就在福建对面海上,有个大岛子,叫做大员岛的,就跑到那边了在那边开了上万亩的田地,呆了能有个三四年,光是粮食,那就是存了上万石了等朝廷这事一过,人家又回来了,那边的田地照样种着,这边人家扔下的家产,因为有契约在手里,也是没丢,还是照样接过来你说这位陈老爷是不是个能耐人”
“你说了半天,这里外里他还不是靠着那魏大人若是换做俺,俺也能做”
“这倒是不假,但是也是要有胆量的,你能把自家的产业都扔了,领着老婆孩子往海外跑?这就是人家的能耐,关键时候,人家真能豁出去知道济南府到胶州城这段子铁路是谁投的银子修的吗?可不是朝廷,是这位陈老爷咱们现下坐这火车,这车票钱人家都是要跟着抽成的你说这得是多大的心思,多大的胆量啊我当时听俺三叔说完,那就是只有羡慕的份了买卖做到人家这份上,就连山东知府都是要看人家脸色行事了”
“在怎么能耐,还不是一个商贩,难道朝廷还会看中这商贩不成?”老卢和他身边的老刘说话,已然把这要睡上一会儿的万斯文给惊醒了,不过他倒是没有打断二人说话,而是竖着耳朵在听,当听到这老卢赞叹起这做买卖发家的老陈的时候,他便立马出声,打断了这两位的谈话
在万斯文看来,这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做买卖的,那就是一个不入流的角色他这三年都是在自家老爹的坟前呆着的,对外面的变化也是不了解,他又是个读书人,自然是抱着儒家那一套东西不放的在这车上听到有辱斯文的言论,自然是要出言打断的
“哟,万先生醒了呵呵,倒是没想到,俺们两人说话倒是吵到万先生了不过万先生却是不知,朝廷现下可是鼓励经商的本朝太祖之时,曾经规定商贩之家不准穿丝绸,家中诸多之处也是有限制的,可是几百年下来,万兄想来饱读诗书,眼界比我等商贩也是看的远,应该知道现下这些商贩已然不再遵守当年太祖制定的规矩了在卢某看来,能做买卖,这脑子都不是差的,且现下朝廷开始收商税,用这报纸上说的,咱们这些商贩,也是在给朝廷输血,在给大明的天下增添赋税,咱们既然对这个朝廷,对这个天下有如此贡献,为何就成了上不得台面的人了万先生可能是不知道,朝廷从去年就废除了太祖时候定下的规矩了这规矩虽说这几百年没人废除,其实早就废除了现下的朝廷,只不过是顺应了这大势若要俺说,朝廷这次做的还是很明志的,这叫顺应民意”老卢对这万斯文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