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随从冲出了人群……
高勇在心理记下这个叫作魏明军官的相貌,同时也想起了大叔曾经提到的小魏子,难道他们是同一个人?不过,现在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经过这样一场骚乱,高勇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乱世的可怕,特别是穷人,真的没有一点权力,除了等死就只有反抗,这样的结果往往导致更加混乱的世界和更加悲惨的生活。
在辽阳守了三四天才等到去辽西的车队,付了五十钱的车资后,高勇和苏雪莲踏上了去往辽西的旅程。
根据史书记载,辽东在唐朝以前一直都是贫困破败之地,寒冷气候和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断侵扰成为了最大的不利因素,直接导致了这里人烟稀少,历代都不受重视。
虽然后来汉朝前后历经了近四百年,几起几落,却始终不愿向北多踏出半步,令其失去了那得天独厚的广袤平原,物产丰富的原始森林还有品种齐全的矿产。
在马车上,高勇亲眼目睹了破败不堪的村镇、百里无人烟的景象。从辽阳出来后一路向西北直奔归化,在那里休整一天后,折向西边,经过四五天的颠簸才赶到幽州辽西郡的咽喉要地宾徒。
宾徒是连接玄菟和蓟县的重要中转站,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估计应该在锦州附近‖时也是辽西边军的驻扎地÷了马车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打探边军驻地,结果几乎所有的人都不知道,而高勇这种举动反倒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最后总算在好心人的指点下找到了一个类似于办事处的地方。
这是位于县府外五十米的一个院落,门外站有两名士兵。高勇急匆匆跑上前去却被士兵拦阻喝问:“什么人?敢闯这里!”
高勇伸手挡住压在脖间的戟头说道:“我……我是来向李头报信的,是边军三娃让我回来报信的!”
二人对视一眼,均看到对方的惊讶。其中一个人说道:“我进去通报一下,你在这里等着!”
片刻,士兵带着一个低级军官打扮的人出来,军官上下打量高勇问道:“你说回来报信?还要找李队头,你们什么关系?”
高勇回道:“几个月前我在边境被李头所救,然后……”说到这高勇唾了一下,此时脑中突然多了一种想法对于被乌桓俘虏的事轻易不要说,否则很有可能被当作奸细。“然后,碰到了他的手下小三,那时小三重伤,他临死前跟我说乌桓很快会来劫掠,让边军做好准备。”
听到小三的死讯,军官呆立在场,双眼凝望高勇许久,直看得高勇头皮发麻。“你跟我来!”说了这四个字,那名军官走进院子,进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