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到“荀”二字之时,高勇先是一愣,随后露出了不敢置信的表情。脑中立刻想起了《三国志》中荀的简史:荀,字文若,颖川颖阴人,自幼被认为有王佐之材,公元3年出生。根据推算现在应该是9岁。高勇强自按耐住内心的激动,声音微微颤抖地问道:“请问,荀兄可是颖川颖阴人,令尊可是荀绲荀先生?”
“咦?”荀十分惊奇,他不明白眼前的这个看上去比自己年纪还要小的人怎么会知道这么多事情,“在下确实是颖川人,家父也正是。却不知你是如何得知?”
听到荀亲口承认,高勇心中充满兴奋,“在下姓高名勇,刚刚十五岁,家住玄菟郡。刚才所说皆是听自家十口。”
毕竟不能够跟他说自己来自两千年后的世界吧,只好临时编些虚构人物蒙混过关。高勇继续说道:“家师曾说:普天之下,荀兄之才足可位列三甲。胸中有经天纬地之才、安邦定国之智。”
荀被高勇这一席恭维说得有些不知所措,他完全没有想到在遥远的异乡会有一个如此了解自己内心深处想法的人,这安邦定国之志荀从没有对外人讲,包括自己的父亲和兄弟。“尊师抬爱,此等评语文若愧不敢当。”
“评价荀兄之语乃出自师傅之口,定不会有错。他老人家还逞荀兄比作张良,所以在下才能够早有所闻。”
“原来如此,尊师看重文若了。”虽然如此,荀的脸上仍显出自豪的神情,高勇心想:这恭维人话到哪里都好用啊。
听到他们二人互相恭维,其余几个士子面面相觑,以为这两个人都是疯子,而那个年轻士子又不好惹,只好败兴而走。
荀伸手示意,四人席地而坐。
这时,高勇突然记起荀本应在二十岁时出任亢父县令,为何前一年要到这里,便问道:“只是不知荀兄何以到这偏远之地呢?此处距离颖川路途遥远,恐怕远超千里。”苏雪莲有礼貌地点头见礼,而后坐到高勇身边。
荀和那个少年坐到了高勇的对面,继续说道:“本来,家父已经安排我明年年初举孝廉,出任亢父县令。可是今年六月,在外出游学时遇到一位奇特的老人,此人大智大慧,通晓天文地理。我们一见如故,便在林中下了一盘棋。其间他对我说道:‘汝心系苍生,奈何命运不济,明珠错投,仅能施展半生才学。不过,今年星相奇特,隐隐化外之人降临,而汝之命星亦因此而改变,或许此人能够成全你的毕生所学。汝向北,或可遇见此人,一切造化尽属机缘。’听完之后,我本来不是十分的在意,但架不住这个小鬼头的软磨,只好来到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