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师命尽自己最大的量,拯救黎民,使他们少受颠沛流离、妻离子散的痛苦,还给天下一个太平世!”
荀听到此处,凝望高勇许久,他不明白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何以说话如此脉络清晰、分析如此透彻,仿佛世间发生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而最重要的是他并非那些只会泛泛空谈不学无术之辈,沉默片刻方才言道:“贤弟一番高论确实如醍醐灌顶,让荀某受益匪浅。但不知贤弟要如何做起?现如今,权臣当道,奸佞横行,又如何能够实现贤弟刚才所说的太平世呢?”荀边说边用灼热的目光望向对面的高勇。
史书记载荀是一个相当固执的铁杆保皇派,其思想恐怕自少年时代便已经确立,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轻易改变的,所以这个措词不能够体现出自己那些来自现代对抗皇权的主张,更不能有任何造反的企图,否则被告发拿去砍头岂不冤枉……只有表露自己的忠君之心方能让荀真心结交,至于以后如何只好试着慢慢改变他吧。
想罢,高勇合上双眼,平静因刚才的一席话而激动起来的心情,整理思路选取符合这个时代的词语,而后缓慢张开双眼,起身离座,立于屋中,自信地说道:“立足幽州,鼓励生产、稳固边疆、整顿吏治、制备兵戈;万事俱备后便要上奏朝廷出兵鏖战,定东北、扩国境、驱除胡虏!待北方初定,再挑选时机提忠君之兵入京,清除宦官奸臣,辅助皇上惩治贪官、安顿黎民;几十年后,国力充沛、百业兴旺,再出兵四夷:向东跨海占新陆,向北直捣冰雪原,向南开辟新天地,向西扩疆至哼!若此设想能够实现,我大汉天朝必将成为东方千秋万代的神话!”
荀听过,声声入耳、字字刻心。这一刻,荀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仿佛眼前就是千军万马平定东北、驱除匈奴、南下海疆这一切仿佛都因高勇的话而变成现实,自己竟似乎感觉到了历史在自己手中书写的那份骄傲与自豪!
但是,看着眼前只有5岁的高勇,荀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这样的话竟然出自他的口中!心中不禁疑虑更重:“此人年纪轻轻便能出此壮语,为国为民、心志高远,况且其学识丰富、博古通今,更知许多新奇事物,可见他定非泛泛之辈!但是,虽然刚才的一席话激动人心,却不知他有没有能恋践……”
思索中的荀抬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