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赵胜忍不住大声读了出来:“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奇书,奇书啊!仅仅是将这三十六计运用得当封侯拜将易如反掌,如果将这三十六计融会贯通则……”
赵胜眼望高勇,夹杂了疑惑、不安、钦佩与信服。他疑惑,高勇仅仅十五岁何以著成此等旷世奇书:他不安,高勇为何要与赵云结为异姓兄弟,他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少年俊秀,虽以经商为主,但其名望已远超一般士人;他钦佩,能著此书者,必是博古通今、善战多智之人;他信服,因为在高勇的眼中看不到一点点欺诈与隐瞒。
片刻,赵胜起身居然向高勇拜谢。弄得高勇不知所措,只好学赵云的样子准备跪地,却被赵胜拦住拉起。令高勇没有想到的是赵胜量之大,仿佛自己是一块小小的石头。
“高兄弟大才,云弟遇你想必是上天安排,而能与你结拜更是莫大的福气。云弟,将来好好跟随你高大哥。”
赵云坚毅地点头道:“肝胆相照,生死相扶!”
看看天色已晚,赵胜开始准备饭食,高勇留下在赵云家里过夜,几个下人被分散安置在周围的邻居家里。
饭后闲谈中,高勇才知道,原来赵家曾经是常山一带的大户,田地百余顷,房屋数十间【来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可是新来的县令看中了赵家田地位置好。遂与常山郡太守合谋,诬蔑赵家窝藏劫匪,抄了家,占了地。赵云的父母急怒攻心先后故去,留下他们三兄弟,而且赵胜并非赵云的亲大哥,是他大伯的孩子。这几年全靠赵胜的维持,才能够将赵云和赵青养大。更为赵云兄妹请了武师,学习武艺。
高勇听道这样悲惨的家史,心中感慨,说道:“赵大哥,二弟,现在贪官当道、酷吏横行。不仅这里,玄菟也是一样,外族劫掠之时,当地的郡守拒不发兵,使得靠近边界的村庄惨遭蹂躏,我曾亲见到整个村子满是尸体的惨状……”
好一段时间众人都没有说话,许久高勇继续说道:“我在蓟县有几处产业,需要可靠之人管理,我有个不情之请,消赵大哥能够……”
赵胜闻听此言一愣,“这怎么可以,胜乃一村夫,种个地还差不多,其它的可是一抹两眼黑。”赵胜急忙辩解道。
“不然,赵大哥休要瞒我。”高勇笑道:“进院时,看到院内摆设布局合理,易紧易松;屋内更加巧妙,东西虽多却不乱,治家之能尽在其中我看赵大哥孔武有力、才智非凡,便猜赵大哥必定是能文能武。可叹这世道,竟让如此英才埋没。”
这几句正说到赵胜的心里,脸上有些落寞,仿佛触动了心事。过的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