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经济连续三年保持超高速增长,如果再把即将开始的西征计算站内,保证今后五年经济发展的动力毫无问题。
高勇倡导的新经济理念已经影响了一大批人,陈群、赵胜、裴石、田畴等各部主官悉数转变思维,不再用老思想看待问题。穷兵黩武?早就被扔到犄角旮旯去了。上至高官,下至商家百姓,无不从战争中获得收益。单单冀州、幽州的纱布工坊就依靠连年征战,产业规模扩大四五倍,不但保证军队、民间的需求,还能将产品打入江南、益州、西域,连敌对状态的匈奴、鲜卑,为了应付寒冷的冬天,也不得不花费高价私购棉衣。
趁着高勇歇息的间隙,常林将政务院新近颁布的律法条文一一研读,并将其中有争议的部分罗列出来,附带民间各方观点看法。得益于新报的巨大覆盖率,上面的法律条文争论从未停止,无论是学士、官员,还是平头百姓、贩夫走卒,只要有想法有意见,都可以署名评论。新报的律法附版已经扩至十页。
“目前争论最多的是今年三月试行的《拓荒垦殖法》,对于其中新占领区无主土地的无偿使用年限以及附属资源矿产的归属分配,民间普遍的观点认为应当延长至二十年,毕竟背井离乡,人地两生。还有就是对于出海探索,官府应当允许民间建造远洋船舶自行勘探,而不是在官府的统一调度下进行。最后则是北疆附近城池的商户,希望官府增加边贸配额,否则许多工坊都将面临生存困境。”常林收起自己整理出来的手册,等待高勇的吩咐。
“嗯,看来民间对于开垦新地并不是十分热衷啊”高勇笑了笑。
常林道:“热度有,但是不够高。毕竟现在南边除了几座大岛屿和越州外,没什么其他吸引人的地方。就目前统计数据看,越州的形势比较好,平均每月有七八千人申请迁徙。再加上报上刊登了不少先期迁去百姓的意外致富,让不少偏远地区的百姓心动。但是,部分地区本身人丁就稀少,如此外流,已经让地方郡县有了怨声。比如并州的雁门郡、司州的弘农郡。”
“呵呵,人之常情。告诉政务院,给这些地方行文,百姓流失说明执政能力不足,如果持续出现这种情况,就必须重新考核县令、太守的操守。当然,鼓励生育也是至关重要,我想凭借北方两千多万总人口,还不至于伤筋动骨。再有一点,政务院可以考虑郡县的重新规划,合并、裁撤,只要利国利民,无不可行。此外,对越州、南洋诸岛的规划要细致,要兼顾今后二十年、三十年的变化,要因地制宜合理安排,比如哪些郡县以粮食作物为主,哪些以经济作物为主,哪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