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幕幕令人悲愤的结局……“终此一生,我也要找出这样一条路来”
根据刚报送上来的统计,河套地区取得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大丰收,不但缓解了并州的粮食输入压力,也降低了西域远征军的后勤保障难度。受益于此,河套地区的几个县准备联合组建粮食共同体,除了国家收购外,其余粮食买卖全部通过大宗交易或是期货市场实现,以求保证治下百姓的利益。
此举虽然受到高勇的赞赏,却仍严令官府退出,将一切权益交由民间自行决断,并重申官府的职责是保证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不得做出任何越线举动。
于是,继三江郡粮农会、冀州粮农会以及秦川粮农会之后,第四大粮农组织河套粮农会诞生。四方主导下的粮食现货市场价格稳定,成为了多方共赢的局面。等到将来中原地区的司州、兖州、青州成立了粮农会,整个粮食市场恐怕会成为国家稳定的基石。有了充足的粮食保障,可以让更多的农民进入工坊,促进工商业发展,从而加快社会进步。
十月二十五日,远东降下了今年的第一场冬雪,鹅毛大雪很快将外兴安岭染成了白sè。换防至此的第六军将士穿上了配发的最新款冬棉衣、冬棉靴以及防风镜,轻量、厚实、保暖,即使站在寒风中也无所畏惧。再配以白sè披风,隐身于白雪皑皑的松林中,几乎难觅踪迹。
管亥正在与将军卫队尝试滑雪,这种在北方猎户中逐渐普及的运动方式,在高勇参与改进后,正式列为驻守远东部队的必修科目之一。高速、高负重、节省体力,诸般好处使它迅速攻占了第六军将士的心,常年驻守北疆的他们十分清楚这种滑板的巨大优势,即使遭遇鲜卑的巡逻队也能与之周旋甚至聚而歼之。
鉴于远东恶劣的气候,以及近半年时间覆盖积雪的现实,管亥提交申请,建议给驻守远东的部队额外配备便于雪地运动的雪橇以及培养拉雪橇的猎狗。申请一路上行,最终落到高勇案头,提笔落下“批准”两字,也表明远东地区的势在必得。除第六军外,三江郡的预备役也开始加强训练,特别是农闲期较长的优势,允许暂编师进行更精细的训练。
十月二十六日,孙泰正式移交第十四军的指挥权,交予因功晋升为虎贲将军的原142师师将孙观。同日,孙泰晋升为平北将军,任远东地区第六军团军团长,负责整个远东地区军事。第六军团辖第六军(管亥)、第十四军(孙观)和第三骑军(太史慈),总兵力十三万。组建第六军团为第一步,其后还将组建负责北疆中段(并州、河套)防务的第三军团。而孙泰最有可能受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