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晔很少出言,这一次却是破了例,“主公,卑职建议南下以前几次决定战略方向的会议上,卑职都是旁观者,很少发表意见。而恰恰如此,让卑职看到了许多,想到了许多。外敌只是暂时的,历朝历代都不同,时强时弱无定论。可内患却是永久的,它就象伤口,撕裂的愈久,弥合所需的时间就愈多。攘外必先安内,国家一统,方能拿出全部实力一致对外也许会耽搁几年,但等国内统一、令行禁止后,无论是北征还是南下,都是易如反掌此外,身为翰林院的掌舵人,卑职清楚研究中的新式武器的厉害,无论是火炮还是火枪,卑职都不希望它们用在同胞的身上”
斩钉截铁的发言,让高勇第一次认真审视这位沉默寡言醉心研究的大智之人,与历史上的评价一一印证,“攘外必先安内”高勇轻轻的重复这句话,感触颇深。郭嘉、贾诩却是双眼一亮,品味出了其中深意。看着几人目光神色的变化,高勇微微抬头,“可是决定了?”
几人相视一笑,齐齐指向了最终的结论……
※※※※※※
邻近新年,各种事情纷至沓来,从预算决算到官员任免,从官府机构改革到军队布防审批,整个奉天城已然彻底取代了洛阳、长安,成为新帝国的心脏,一切政令、军令都从这里出发送达全国各地。政务院直辖的三省改制全部结束,两监、三府、六部也基本调整到位,各种权利责任关系基本理顺。如今,机构改制开始向州一级延伸,以幽州、冀州为模板,复制到其余几州。督察院的工作相对最轻,只需要严密监视督察各级官吏、民生。倒是最高巡回法庭成为了意外忙碌之地,因为不熟悉机构改革而导致办事效率降低,引起不少百姓、商户上告。虽说都是一些小事,却也从侧面体现出法制的深入人心,至少有人敢于状告官府,这在以前以及另一个时空是根本不敢想象的事情。
对此,高勇欣慰,并特别叮嘱大法官国渊务必公开、公正的进行彻查,给予上告人特殊保护,借以达到徙木立信的效果。
十二月底,高勇发出秦王令:特准开疆扩土有功将士休假三个月,并将在五月一日登基大典上,与历年来退伍的功勋卓著的老兵共同观赏盛大阅兵式。同时,统帅部下令辖下各部队分别抽调历年来的功勋卓著将士组成士兵方阵,开始预备阅兵庆典。到时,各方主要将校将齐聚奉天,共同见证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
此消息一经放出,再次引动天下大震。百姓无不翘首期盼,期待着这古往今来最盛大的仪式。而更加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那些因功受伤的老兵以及功勋卓著的老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