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淮还偏偏就不吃这套,他解下腰带,双手放在案桌上,语气十分坚定,“萧公,婚事是你情我愿的事情,强迫不来,宋某配不上令千金,还请令千金另择贤婿,宋某告辞。”
说完转身离去,家丁小声问:“大人,小的们还要去抓住宋淮吗?”
萧元景深深地叹了口气,“罢了,我拿出皇上来压他,他都不肯同意婚事,已经没有法子再逼迫他了,让他离开吧。”
萧家弄出这一场闹剧来,很快在京城里传遍了,朝中谏官们上书弹劾萧元景,皇帝知道了这件事,但为着萧贵妃的颜面,将折子压下来,不肯处理。
萧贵妃在皇帝面前哭诉,说宋淮不给萧家面子,让皇帝严惩宋淮。皇帝被她缠的没办法了,把谏官们弹劾的折子让人拿给萧贵妃看,才算是堵住了萧贵妃的嘴巴。
对于宋淮拒婚,皇帝反而佩服他的骨气与坚持,于是召了吏部尚书来询问宋淮的事情,然后道:“宋淮是真正有才德的人,须得好好重用。”
皇帝亲自开口了,吏部尚书回去之后,按照进士授官的惯例,报请皇帝给宋淮授了开封县知县一职。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可能有疑问,为什么宰相将闺女嫁人做继室?
解释一下,架空宋代背景,那时候经济发达,有不杀文人的祖训,士大夫地位高。欧阳修的第二任妻子出身就不低。宋真宗朝参知政事这样的高官将闺女嫁给韩亿做继室。北宋状元王曾的第二任,第三任妻子都是宰相李沆的闺女。这些大家闺秀嫁过去地位同原配是一样的。
根据本文背景,陆观嫁长女为继室在世人眼里是正常的。
还有就是那时候社会阶层流动大,金明池捉婿,中了进士真的就不愁了,权贵争相结亲,就算这进士之前是穷小子也不要紧,并不太看重出身,与清朝那种动不动就主子奴才绝对不同。
第9章
开封县是开封府十七县之一,离东京城极近,是个非常好的地方,宋淮算是因祸得福。但因为他连着拒绝了萧贵妃娘家与枢密副使张家的婚事,京城中传言他眼高于顶,太过恃才傲物,权贵显宦们渐渐息了同他结亲的意思。
屈安很为他高兴,道:“本来我还替你担心,没想到你的运气这么好,得罪了萧家与张家,居然得了到这么好的职位。”
宋淮道:“婚姻之事,讲究你情我愿,就算我不同意,也不至于结仇,你想的太严重了。”
屈安揽着他的肩膀,“这个不行,那个也不愿意,你不会真打算当一辈子和尚吧?”
他就觉得宋淮跟旁人不同,对于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