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陆观与彭安面见皇上,恳请皇上协助辽人抗金,陆观道:“皇上,自大梁与辽结为兄弟之好,多年来没有大动干戈,如果轻易毁约用兵,一则国库空虚,二则金人狼子野心,决计不会与大梁相安。”
皇帝听不进去,反问道:“陆公,朕记得当年梁、辽之战,你曾不主张与辽人讲和,如今正是收复燕云之地,一雪前耻的时候,为何你反倒犹疑不定,难道说是你年纪大了,反而变得畏手畏脚起来。”
此一时,彼一时,当时的情形对大梁有力,而且没有女真族这个强大的敌人,陆观道:“大梁富庶,金人与辽人无异,一旦辽破,金人必将南下攻打我大梁。”
彭安道:“陆公说的是,辽国内乱不断,国力衰弱,不会对大梁造成大的威胁,但金人就不同了,其首领雄心壮志,虎视眈眈,甚至有一统中原之心啊。”
两人苦口婆心地劝了又劝,皇帝犹豫了,但仍然没有给出明确答复。
然而前去辽国的使者杜延龄从辽国回来后,在皇帝面前鼓吹连金灭辽之计。皇帝将陆观与彭安提出的问题抛出来问他。
杜延龄不慌不忙地说:“皇上,臣从北地回来,燕云之地的百姓都希望归顺我大梁,大梁与金结盟,可趁机收复燕云之地,燕云之地富庶,可充沛大梁国库,有钱有兵,难道还怕对付不了金人吗?再说臣听闻金人首领完颜氏为人重诺,若不是辽帝杀了完颜氏之父,完颜氏也不会为父报仇,攻打辽国。大梁与金人建立兄弟之国,日后必然是相安无事。”
皇帝被他的一席话说动了心,但他素来信重陆观,陆观持反对意见,皇帝心里犹疑不定。
杜延龄继续说:“皇上,若是收复了燕云之地,您就建立了不亚于高祖、太宗建国的丰功伟绩啊。”
就是这一句话彻底打动了皇帝,皇帝在任期间,曾想建立不世功业,但他性子软,意志不坚定,注定只是一个平庸的皇帝,没有什么功绩可言,如今听了杜延龄的话怎么能不心动?最重要的是皇帝年纪大了,这两年身子愈发不好,失去这个机会,很难再有下一个建立功业的机会了。最终虚荣心占了上风,皇帝终于点头。
朝中有人赞同,也有部分大臣反对。皇太弟齐王深知皇帝的心思,在朝堂上极力支持与金人结盟,于是皇帝派使者前往金国与金人结盟。陆观等人扼腕叹息,但事情已定,无法在更改。
陆观愁眉不展,陆士仪把廷璇抱到他面前,陆观看到这可爱的小人儿,心里才开怀些。
宋淮放衙回来,没有看见女儿,问道:“廷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