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收拾残局,太子还有何颜面与天后争锋?”
“封禅中岳?好,刘爱卿,你这个主意出的很好,这就是所谓的捧杀啊,我们先把太子吹捧的如同战神临凡一般,然后以此劝说陛下封禅嵩山,可是就在关键时刻太子却战败,这样的一幕肯定会让陛下对他深深失望,其实不仅仅是陛下,恐怕朝野之间都会如此,到时候你们再造造势,太子的声望定然会崩溃,到了那时候,呵呵……”
武后心中冷笑不已,因为她想的比刘祎之还要多,只要李显战败,高宗闻听消息之后定然会犯重病,甚至会因此被气死,到这个时候,她便以大义相责,指责李显将高宗给气死,根本不配做皇帝,然后乘机废掉李显,再立听话的李旦,这样的话,自己绝对能够把大权重新控制在手中。
“嗯,看起来我倒是要向噶尔钦陵传递一下消息,将李显这小贼起兵攻打的消息透露出去,这样一来噶尔钦陵必然会提前做好准备,到了那时候,我看这小子如何能够取胜?”武后的眼中闪过了一抹得意,暗暗冷笑着说道。
第372章封禅嵩山
武后有了计策,在数天之后,乘着高宗身体略好之时便上书,向高宗提议封禅嵩山:“陛下,这几年吐蕃退避,东北诸部投降,新罗授首,万邦臣服,就连吐蕃,在我大唐三路大军的横扫下,也定当会很快败亡,我大唐天威赫赫,武功之盛,即便是秦皇武帝也难以企及,这时候,陛下正当祭祀上天,禀报我大唐的功业,因此,臣妾斗胆,希望陛下能够封禅嵩山。”
数日后,又有侍中裴炎,中书令薛元超,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崔知温,相王府司马、检校中书侍郎刘祎之,黄门侍郎范履冰、中书舍人元万顷、黄门侍郎刘景先、黄门侍郎武承嗣等人向高宗上书,建议高宗封禅中岳。
高宗因为自己近来病情加重,也想着通过封禅而获得上天眷顾,让自己多活几年,所以也就答应了众臣的请求,决定以裴炎、刘仁轨为检校封禅使,于永淳二年四月二十从洛阳出发,封禅中岳。
这一次封禅,高宗本来想着要召太子前来为亚献,却被武后以封禅泰山有惯例为借口给拒绝了。
封禅嵩山本来是她的独角戏,怎能让李显染指?若真是李显亚献,那她费那么大的力气力劝高宗封禅岂不是为人作嫁?那才是一个彻头彻底的笑话!
五月初一,高宗来到了嵩山脚下,本来准备第二天就进行封禅大典,可是没想到高宗的病突然犯了,头痛难忍,目不能视,这时候奉命为高宗诊病的尚药局供奉、侍医秦鸣鹤提出来,用金针刺破高宗百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